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 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結果認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會環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 生理 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內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心理活動、行為、及其 神經系統 功能紊亂為主要特征的病癥。精神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
抑郁癥
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 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 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復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狀態。
偏執性精神障礙
又稱為持久的妄想性障礙,是一組以系統妄想為主要癥狀,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礙,若有幻覺則歷時短暫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況下,無明顯的其他心理方面異常。
精神發育遲滯
也稱為智力落后、或精神發育不全,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發育障礙。智力低下主要表現在社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語、注意、記憶、理解、洞察、抽象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能力都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智力低下是診斷的根據。
妄想癥
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指“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癥狀”。妄想癥患者沒有精神分裂癥病史,也沒有明顯的幻視產生。但視具體種類的不同,可能出現觸覺性和嗅覺性幻覺。盡管有這些幻覺,妄想性失調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會由此引發奇異怪誕的行為。
溫馨提示:精神病初期的表現有嚴重的睡眠不好,猜疑,幻想,情緒不穩定,多怒,多喜,憂郁,情緒低落人際關系緊張,恐懼等。急性起病者病前很難發現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早期癥狀。大部分患者是在無明顯誘因下緩慢起病的,患者家屬要細心留意患者情況,一旦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