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的發病率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神經衰弱病因也越來越多樣化。醫學界普遍認為,神經衰弱病因主要是長期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而致。
神經衰弱病因
1、疾病困擾
患有傳染病、慢性中毒、顱腦損傷或營養障礙等疾病、抵抗力下降、謹慎緊張、或產生精神負擔、經常處于煩惱焦慮之中、使神經系統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而成為誘發神經衰弱的原因。
2、用腦過度
腦力勞動時間過久、工作任務過久、工作任務過重、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大腦神經細胞過分消耗能量,失去正常的調節而易患神經衰弱,是腦力勞動者最常見的誘發神經衰弱的原因。
3、精神創傷
生活中遇到某些事件,而產生憂傷、焦慮、驚恐等不良的情緒,若持續或過于強烈,成為大腦的一種不良刺激,稱之為“精神創傷”。如親人喪亡、失戀、高考落榜、工作事故等隱去的不良情緒,是最常見的神經衰弱的原因。
4、過度緊張
強烈的精神刺激,沉重的精神負擔,持久的環境壓力,不當的工作方法,如家庭糾紛、學習和工作中的激烈競爭,人際關系緊張等因素,使大腦活動過度緊張,超過了神經系統的耐受界限,也可能成為引發神經衰弱的原因。
5、環境不良(15%)
長期處于嘈雜的環境中、身心無法安寧、休息睡眠得不到保證、長期接觸噪聲、刺眼的亮光、刺鼻地氣味、或污染的空氣,會會是神經系統受到損害,長期下去就會成為誘發神經衰弱的原因。
神經衰弱發病機制
1、生理素質和個性特點
巴甫洛夫認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弱型和中間型的人,其個性特征表現為孤僻,膽怯,敏感多疑,急躁,易緊張者容易罹患此病,巴甫洛夫學派認為,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是大腦皮質內抑制過程弱化,內抑制過程減弱時,神經細胞的興奮性相對增高,對外界刺激可產生強而迅速的反應,從而使神經細胞的能量大量消耗,臨床上,這類患者常表現為容易興奮,又易于疲勞,另一方面,大腦皮質功能弱化,其調節和控制皮質下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也減弱,從而出現各種自主神經功能亢進的癥狀。
2、感染,中毒,營養不良
內分泌失調等時對神經系統產生的不良影響, Beard設想由中樞神經細胞去磷酸化作用(dephosphorization)致神經衰弱的發病。
3、沒有人格缺陷的人
在強烈而持久的精神因素作用下,同樣可以發病,Dejerine和Gauckler(1913)認為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過度緊張,特別是過度緊張引起的不愉快情緒,是神經衰弱的原因,Laughlin(1967)則認為神經衰弱是一種疲勞狀態,由過多的心理沖突引起,精神分析學派則認為神經衰弱起因于性本能的受挫,攻擊性受抑制,與無意識依存需要(dependency needs)作斗爭,阻抑受到強化,以及未得到解決的其他嬰兒期沖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