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增多,使得臨床上出現誤診的現象也隨之增多。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這些疾病的表現癥狀很相似,而且人們也不了解各種疾病的區別在哪里的緣故。那么,顱咽管瘤需與那些疾病鑒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顱咽管瘤需與那些疾病鑒別?
(一)垂體腺瘤
1.嫌色性垂體腺瘤嫌色性垂體腺瘤為腦垂體的嫌色細胞發展而來的腫瘤,多數突破鞍膈向鞍上生長。臨床上表現為內分泌紊亂,視力、視野改變,蝶鞍的變化和頭痛。其與顱咽管瘤在臨床上表現相似,但好發于成年人。其內分泌紊亂表現為性欲減退、停經、肥胖等。視乳頭呈原發性萎縮,常有顳側偏盲及蝶鞍破壞。病人一般無顱內壓增高表現。X線平片檢查鞍內及鞍上無鈣化影。
2.嗜酸性垂體腺瘤嗜酸性垂體腺瘤來源于垂體嗜酸性細胞(α細胞),可突破鞍膈向鞍上發展壓迫視覺纖維,出現視力及視野的改變。由于嗜酸性細胞大量分泌生長激素,因此與顱咽管瘤不同之處是:①在成年人由于骨骺愈合而發生肢端肥大癥,臨床上表現為手足肥大、下頜突出、鼻增大、舌增寬并常有駝背,同時內臟也肥大。病人面貌粗笨,聲音變粗。②在兒童及青年人發病者,由于骨骺尚未愈合,則表現為巨人癥,但身體各部的發育均勻。
(二)視交叉部神經膠質瘤
視交叉部的神經膠質瘤發源于視交叉、視神經及丘腦下部的膠質細胞等,以星形膠質細胞為多見。多見于青少年。發源于丘腦下部的膠質瘤向下發展可壓迫視神經或視交叉,發源于視交叉的膠質瘤可向上侵入丘腦,因此它們之間(發生于丘腦下部和發生于視交叉的膠質瘤)可相互影響。在臨床上表現為頭痛、視力視野的改變,內分泌紊亂和丘腦下部癥狀。頭痛多位于額顳部,常為首發癥狀,并伴以惡心嘔吐。腫瘤侵犯丘腦下部和垂體,病人將出現閉經、性欲減退、多飲多尿。視力減退,雙側減退的程度常不一致。視野改變多呈雙顳側偏盲,同向偏盲和一眼失明另眼視野部分缺損的情況也常見到。視神經乳頭多呈原發性萎縮。此外病人還可常有嗜睡和肥胖。X線平片檢查常發現蝶鞍擴大,有的病人在鞍上可見鈣化斑,因此與顱咽管瘤的鑒別有時較為困難。但腫瘤如果為顱內眶型,病人常有眼球突出則鑒別較容易。
(三)鞍結節腦膜瘤
顱咽管瘤需與那些疾病鑒別?本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頭痛、視力障礙、垂體丘腦下部功能低下及顱內壓增高。其視力多呈緩慢的進行性減退,同時也為病人的常見癥狀。病人兩眼有不對稱、不規則的視野缺損,或一眼失明而另眼正常,或一眼失明另眼顳側偏盲。視神經乳頭多呈原發性萎縮。少數病人至晚期才出現內分泌癥狀,如陽萎、閉經等。頭痛都較輕,多位于額顳部。此外病人還可有嗅覺減退或消失以及Ⅲ、Ⅴ顱神經的功能障礙。X顱骨平片可顯示鞍結節蝶鞍前壁骨質增生,蝶鞍一般不擴大。腦血管造影顯示大腦前動脈水平段抬高,有時于鞍結節外可見由微血管構成的腫瘤輪廓,或以鞍結節為中心的放射狀血管影。因此對有顳側偏盲,視神經呈原發性萎縮,蝶鞍無異常的病人可考慮為鞍結節腦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