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老年人群而言,都有發生腦萎縮的風險,針對這類人群而言,預防是關鍵,治療是后盾。腦萎縮患者身體非常虛弱,長期的治療不僅消耗患者的健康,同時給我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要想遠離腦萎縮疾病的困擾,我們首先應注意做好該疾病的預防工作。
1、均衡營養:飲食宜清淡而富含營養,少食肥甘滋膩之品,以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及含碘食物,注意營養均衡。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吃早餐,因為不吃早餐會使腦細胞缺乏氧氣和葡萄糖,導致大腦記憶及其它功能減退,從而導致腦萎縮的出現。
2、戒除不良嗜好:不良嗜好會對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如酗酒會使大腦皮層的抑制減弱,故酒后人會覺得頭重腳輕,舉步不穩、反應遲鈍等,如果長期酗酒則不僅會損害大腦功能,甚至會導致酒精中毒(酒精中毒【譯】:酒精(乙醇)飲用過量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先興奮后抑制作用,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性腦萎縮或腦血管硬化,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
3、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思慮過度,遇事豁達,心胸開闊,不斤斤計較,保持安靜平和的心態。
4、增強大腦的活躍度:經常讀書看報、寫寫算算,有規律地運轉大腦,不斷促進大腦神經及感官信息運動的活躍,有利于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推遲腦細胞的老化,延緩腦萎縮的進程。
5、修身養性:大悲大喜都是中醫養生中的禁忌,中醫認為七情失調可導致五臟六腑功能失調,進而引起各種疾病的產生。因此預防腦萎縮的關鍵在于補腎、益氣、活血、健腦、豁痰、開竅。
6、延緩衰老:對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腦萎縮遺傳性家族史的病人,更有必要在50歲左右選擇能延緩衰老的中藥加以調理,以改善腦細胞衰老的狀況。
7、合理飲食:以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及含微量元素的食物,保證大腦營養均衡。同時應戒煙禁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8、適當運動: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運動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和血氧供應。
9、保持好心情: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如跳舞、下棋、練太極拳等可以有效地緩解腦部神經;遇事要豁達,切忌斤斤計較,保持良好心態。
10、早期補充維生素可以預防腦萎縮:
1.維生素E
維生素E又稱生育酚,是抗氧化劑,在防治腦血管病中具有廣泛的作用,不僅一種很重要的血管擴張劑和抗凝血劑;還能延緩衰老。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獼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藍、萵苣、甘薯、山藥等。
2.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叫L-抗壞血酸,是抗氧化劑,可以保護其他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獼猴桃、櫻桃、柑橘類水果、番石榴、青椒或紅辣椒、西紅柿、芥菜、菠菜、草莓、卷心菜、土豆、葡萄以及番茄等。
3.β—胡蘿卜素
β—胡蘿卜素是類胡蘿卜素之一,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的天然色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解毒作用,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在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白內障及抗氧化上有顯著的功能,并進而防止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種退化性疾病。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有:胡蘿卜、菠菜、生菜、馬鈴薯、番薯、西蘭花、哈密瓜和冬瓜等。
溫馨提示:加強語言功能的訓練,培養其與人交往的興趣,使他們與環境保持一定接觸,每天練習發音和說話以改善語言功能障礙,多與之交談,盡可能的讓患者多說話,根據患者語言障礙的程度不同,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法,每天堅持訓練,一步一步慢慢提高,對嚴重的患者甚至可先從簡單的單音、單字開始慢慢由少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