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也是新世紀的主人,他們的健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和振興,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是每位父母應盡的職責。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疾病的發生率在兒童當中已經逐年降低。但是,兒童腦腫瘤的發病率并沒有因此而發生明顯的改變,這與目前醫療診斷能力的提高相關外,家長不能很好地分辨出孩子的“健康警報”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兒童腦腫瘤的發病率僅次于白血病,在兒童腫瘤中位居第二。由于小兒顱縫愈合不緊,腦腫瘤造成的顱高壓可以通過顱縫裂開來代償,所以疾病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不夠典型,往往導致家長們的忽視,最終延誤孩子的診治。因此,作為父母必須提高自己識別孩子大腦“健康警報”的能力,需要從“頭”關注孩子的健康。
以下列出的幾點是家長們平時容易忽視或者產生誤解的環節:
第一, 孩子嘔吐不一定是胃腸道的問題。嘔吐是兒童腦腫瘤最常見的表現,約占80%左右。腦腫瘤所致的嘔吐多發生在清晨,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則可以出現在任何時間,呈間歇性和反復發作。嘔吐時大多表現為噴射性嘔吐,其中近80%的患兒還伴有頭痛或頭暈;另有10%左右的患兒嘔吐先于頭痛。此外,部分患兒嘔吐時常伴有腹痛,這些往往導致家長誤以為是孩子的胃腸道出現問題。因此,當小孩出現不明原因的嘔吐時,家長應當警惕腦腫瘤的存在,要及時行頭顱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顱CT和MRI等。
第二, 部分孩子不能夠準確表達頭痛,尤其是低年齡兒童。大齡兒童可以主訴頭痛,但是嬰幼兒由于對頭痛說不清楚或無法表述,往往造成家長的誤解和忽視。當孩子出現煩躁不安、雙手不斷叩擊頭部或抓自己的頭發和哭鬧時,家長們要注意了,這也許是孩子頭痛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成年人頭痛十分常見,但大多數是功能性頭痛;而在兒童頭痛中器質性病變明顯高于成年人。所以頭痛癥狀對于懷疑兒童腦腫瘤極為重要。
第三, 孩子視力減退不一定是近視眼。在腦腫瘤的患兒中,視力減退也是比較常見的,多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少數為腫瘤直接壓迫視神經造成。當孩子不明原因出現視力下降,在排除近視眼的同時,家長們還需多安一根弦,當心腫瘤這顆“炸彈”在孩子腦中出現。因為如果診治時間較晚會使視神經嚴重萎縮,導致患兒失明。
第四, 孩子的頭圍明顯增大不一定是高智商的表現。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腦袋越大就越聰明,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正常頭圍在出生時平均為32-34cm;1歲時頭圍約為46cm;2歲時頭圍約為48cm;2-15歲頭圍僅增加6-7cm。由于小孩顱骨多為纖維性愈合,腦腫瘤導致顱內壓增高顱縫可裂開而使頭圍增大,家長無意中敲擊患兒頭部可聽到破壺音。因此,當發現孩子的頭圍明顯大于周圍同齡兒童時,家長們要引起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