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常會伴有頭部疼痛,心煩,記憶力減退等,這些都是腦供血不足的結果。慢性腦供血不足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大腦出現慢性的廣泛的供血不足,引發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的疾病。慢性腦供血不足發病率高,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腦供血不足,屬中老年人的多發病。
大腦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對較大,大腦的重量大約只占身體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卻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腦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給,所以必須有足夠的血液供應大腦才能正常活動。
衡量大腦血液供應的標準是腦血流量,腦血流量一旦減少,腦細胞的供氧供能也隨即減少;腦組織只要缺血10余秒鐘,就會引起大腦的功能發生變化。如果大腦某一部分血流在較短時間內完全阻斷,會發生局部腦組織壞死,這就是腦梗死;如果大腦供血不是完全阻斷而是慢慢地減少,這就是慢性腦供血不足。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的血液供應會逐漸減少。
有的人剛把飯吃完,就昏昏睡著了。醉飯是腦供血不足的一種表現,也是短暫性腦出血發作的常見并發癥。
人在進食后,胃需增加大量血液、氧氣及水分提高胃動力,因而體內其他部位的臟器獲得的供血量就相對減少,大腦也隨即出現暫時性缺血缺氧現象。如果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出現缺血性腦梗死。
夏天出汗多易缺水,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醉飯發生率。建議多食降血脂和軟化血管的蔬果食物。每天喝水量不少于1200毫升,以稀釋血液,穩定血液黏稠度水平。再次是要力所能及,加強運動,以消除“醉飯”睡意,促進體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減少腦梗塞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