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是一種易誤診的罕見病,可見于任何年齡組,疾病往往較頑固且難以發現,危害較大。在臨床上有時與淋巴瘤難于鑒別。可通過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結穿刺、涂片和活體組織檢查,找出結核原發病灶來確診,以便及時進行治療,若感染處得到正確處理后即可消除。
診斷淋巴結核的正確順序
用兩手指滑動觸診耳前、耳后(乳突區)淋巴結。后患者將頭轉向右側或左側,檢查者用右手或左手觸診枕骨下區的枕后淋巴結。后檢查者用左手扶住頭部,右手(翻掌)指尖觸摸頜下及頦下淋巴結,同法檢查左側。用雙手指在頸前三角區先沿胸鎖乳突肌前緣觸診。再用雙手指在頸后三角沿斜方肌前緣和胸鎖乳突肌的后緣觸診。最后用雙手指尖在鎖骨上窩內由淺到深觸摸鎖骨上淋巴結。
診斷淋巴結核的主要依據
1、病理活檢可明確診斷。
2、取病變組織進行PCR檢測,可呈陽性結果。
3、可有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
4、頸側部淋巴結腫大,結節狀,無痛。多見于兒童和青年。
5、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樣物,創面肉芽不健康。
6、有些淋巴結核患者可有肺部等結核病史或病變。
7、初期為孤立結節,較光滑,可活動,以后結節融合成塊,不規則,活動度差。腫塊可形成膿腫,有波動感,破潰后可形成竇道(竇道【譯】:由于壞死形成的開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稱為竇道。),隨皮膚下部潛行,經久不愈。
溫馨提示:淋巴結核潰瘍后由于氣血雙虧,正氣不足,體內骨蒸勞熱,內耗較大,局部又潰瘍化膿,大量的蛋白質流失,所用藥物通過經絡途徑走向病灶較慢,即使到達病灶的藥物也是杯水車薪,所輸送的營養,遠遠跟不上病情的需要。或者就是此消彼長的反復循環,所以西醫稱潰瘍型淋巴結核是寒性膿腫,面對這種潰瘍只有加強局部營養,配合中藥治療,會使淋巴結核很快治愈。
【參考文獻:《結核病,你了解多少》《實用結核病實驗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