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也稱復發性口瘡,是—種反復發作的口腔粘膜疾病。它反復發作、灼痛難忍,同時能引起多種并發癥,如口臭,頭暈,尿黃,大便干結等。臨床上復發性口腔潰瘍可單發或多發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初發病時是一個或數個可以看得見的小紅點,略有灼痛感,經過反復發作后轉變成大小深淺不同的潰瘍面,疼痛明顯,特別是吃飯或接觸到刺激性食物時,疼痛會更加劇烈,灼痛難忍,重的口瘡可擴展到整個口腔。
口腔潰瘍原因多
口腔潰瘍發生的部位多見于口腔粘膜及舌的邊緣,常是白色潰瘍,周圍有紅暈,十分疼痛,特別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時,疼痛更加厲害,以致美味佳肴都不愿品嘗。雖是口腔小疾,卻令人痛苦不堪,甚至坐臥不寧,寢食不安,情緒低落。口腔潰瘍與以下因素有關:
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
如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情況。
內分泌變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經期發生,可能與體內雌激素量下降有關。
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發病,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遺傳因素
如父母雙方均患有復發性口腔潰瘍時,其子女約有80— 90%患病,若雙親之一患此病時,其子女約有50—60%患病。
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
夏季炎熱,人的肝火比較旺,尤其是隨著氣溫的升高,晝長夜短,人們比較晚睡,經常熬夜,加上現代人喜歡吃燒烤油膩的食品,因此出現口腔潰瘍的患者也比其它季節時有所增加。中醫認為本病多因七情內傷、素體虛弱或外感六淫之邪,從而導致使肝郁氣滯,郁熱化火,心火熾盛,胃火上攻,心腎不交,虛火上炎熏蒸于口而發病。
除了上述因素外,好酒、疲勞、免疫力降低、扁平苔蘚等都會引起口腔潰瘍,而口腔癌也會導致口腔潰瘍、舌頭腫脹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