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多發、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一)慢阻肺危害知多少
2004年將它定義為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疾病發展過程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基本上相當于過去普通百姓口中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范圍內慢阻肺的致死率居第4位或第5位,與艾滋病的致死率相當,而到2020年將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2001年我國慢阻肺的發生率為3.17%。
慢阻肺已成世界性難題
2003年廣東省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阻肺的總體患病率為9.40%。目前我國約有2500萬慢阻肺患者,每年致死人數達100萬,致殘人數更高達500萬~1000萬。患有慢阻肺的病人,生活質量會大大降低。由于肺功能受損,使得病人的呼吸功增加,能量消耗增大。即便坐著或躺著呼吸,這種病人也感覺像挑著擔子上山一樣。因此,一旦患病,不僅病人自身生活質量降低,且長年用藥、氧療等治療的花費較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二)慢阻肺的危險因素 慢阻肺的病因有多種
研究發現多種因素與慢阻肺的發病率升高有關。
1、吸煙
吸煙是目前公認的慢阻肺已知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國外的研究結果表明,與不吸煙的人群相比,吸煙人群肺功能異常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出現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咯痰等的人數明顯增多。被動吸煙,也就是環境中有他人吸煙,也可能導致呼吸道癥狀以及慢阻肺的發生。主動吸煙者慢阻肺的發病率約為20~30%。所以,為了自身和他人的身體健康,還是不吸煙的好。
2、吸入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
也就是生活和工作環境中有害物質和粉塵也會引起慢阻肺。
3、空氣污染
長期生活在室外空氣受到污染的區域也會導致慢阻肺發病。而對于已經患有慢阻肺的人,空氣污染可以加重病情。室內空氣污染(如廚房內燃料的煙塵污染或室內取暖用煤產生了大量煙塵)也會引起慢阻肺,現在也有研究證明了這個結論。
4、呼吸道感染
對于已經罹患慢阻肺者,呼吸道感染是導致疾病急性發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加劇病情進展。但是,感染是否可以直接導致慢阻肺發病目前尚不清楚。
5、社會經濟地位
已有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社會經濟地位與慢阻肺的發病之間具有負相關關系,即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發生慢阻肺的幾率較大。但參與發病的具體過程尚待闡明,受到重視者包括室內與室外空氣污染、居室擁擠、營養較差以及其他與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相聯系的因素。
因此,要預防慢阻肺,最有效的措施仍是戒煙。我國曾經做過一個試驗,連續7年對于一個社區采取戒煙教育,能明顯降低該社區慢阻肺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