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與艾滋病并列的第四大死因。吸煙、粉塵、化學污染以及家庭烹飪的油煙,都會不同程度地損傷肺部,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季節到來,寒冷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為薄弱的環節,冷空氣直接侵襲的呼吸系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直接原因。吸煙史高于20年的在冬季要注意做好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工作。
著重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發展為氣流受限,防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支原體或細菌感染。
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戒煙
顯而易見,戒煙是預防慢阻肺發生和控制其進展的重要手段。據統計,我國約有70%的慢阻肺由吸煙引起,吸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長期吸煙有可能導致支氣管的阻塞和肺結構的破壞。有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能夠及時戒煙,慢阻肺的發生率可以減少80%~90%。吸二手煙也可能造成慢阻肺。
二、提高抵抗力
氣溫下降時,室內空氣流通較差,要注意室內通風。在外娛樂休閑(比如逛商場、唱卡拉OK或打牌)時,要避免長時間待在被煙霧充滿的房間和空氣被污染的空間,同時避免接觸感冒或傷風的病人。慢阻肺患者應及時注射流感疫苗。
三、增加營養
營養不良不僅損害肺功能,還會削弱機體免疫機制。平時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多吃蔬菜、水果和奶類食品,合理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及鈣,生、冷、辛辣、油膩食物要少吃。
四、適當體育鍛煉
步行、太極拳或跑步等各種不同強度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強肌肉的活動能力和增強呼吸功能,還可以增強體質。
五、加強職業防護和減少空氣污染
特別是要減少室內煙塵的污染,這就需要加強廚房的通氣設施,減少或放棄使用生物燃料。
六、對其原發病的預防
發展成慢阻肺幾率最高的原發疾病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泡壁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狹窄和痰液阻塞,呼氣不暢,故可發生阻塞性肺疾病。預防慢阻肺首先要對慢性支氣管疾病進行有效徹底的治療。
溫馨提示
盡管這種疾病北方的發病率高于南方,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現有的藥物很難將其根治。它主要破壞患者的肺功能,病人的突出表現為活動后氣短,且進行性發展,嚴重者休息狀態下也存在呼吸困難。而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只有輕微的咳嗽,因此易被忽視,而一發病往往就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對于老弱病者來說,醫生專家建議還得引起重視,積極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