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靜脈炎患者,患肢局部紅腫,疼痛,行走時加重,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深部靜脈炎患者,發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腫脹,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努張或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后期出現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瘀積性皮炎,色素沉著或淺表性潰瘍,股,脛周徑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時腫痛加重,靜臥后減輕,靜脈造影可見患肢深靜脈血管狹窄或堵塞。游走性血栓淺靜脈炎,是指淺靜脈炎癥發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復發作而言,是人體淺靜脈炎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胸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是指胸壁,乳房,兩肋緣及上腹部出現靜脈血栓形成,并同時有炎性病理改變的一種常見疾病,亦稱Monder病。
靜脈炎的分類
一、機械性靜脈炎
1、不正當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針管的滑動。
2、選用的導管管徑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關節處,由于關節活動造成針管與血管壁不斷地摩擦而產生發炎反應。
二、化學性靜脈炎
藥物稀釋不足,輸液酸,堿度過高,溶質的濃度過高,留置針材質的差異性皆是造成化學性靜脈炎的原因。
三、細菌性靜脈炎
通常與消毒方法不正確,穿刺技術不良,輸液套管無菌狀態的破壞,導管留置時間過長有關。
靜脈炎發作時的癥狀
一、靜脈炎患者全身反應較輕,局部癥狀較嚴重,通常有損傷的病史,身體局部突現栓狀和網狀的紅腫,皮膚溫度上升,有明顯納疼痛感。
二、在患者的表皮可觸摸到索條一樣購物體,開始時,摸起來比較軟,表面發紅,約有0.5—1厘米寬,長度不等。
三、隨著病情的發展,索條狀物變得堅硬,拉緊皮膚時清晰可見,以后逐漸消退,皮膚色素沉著,開始為棕色,后呈為紫褐色。
四、有的患者有壓痛感,紅班和嚴重水腫,甚至可從切口中擠出膿性液體來,這是化膿性靜脈炎的癥狀。
溫馨提示
靜脈炎患者需要心理護理。血管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缺氧而產生的疼痛是慢性的、長期的,因疼痛而使病人活動能力下降并影響睡眠,情緒也隨之變得易激動或抑制、沮喪、輕生等;病情惡化,出現長期不愈的潰瘍,組織壞疽需要截肢,多次住院以及日益增加的醫療費,單位家庭中的煩心事。或因淋巴水腫所致的畸形外觀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打擊。因此,心理健康對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