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采集
年齡:兒童腫瘤多為胚胎性腫瘤或白 血病;青少年腫瘤多為肉瘤;癌多發于中年以上。
病程:良性者病程較長,惡性者較短。
過去史
(1)有無家族史或遺傳史
(2)有無癌前病變或相關疾病病史
(3)注意個人史中,行為與環境相 關情況
2、臨床檢查
全身體檢:注意病人全身狀況及有無臟器轉移。
局部檢查:局部檢查主要通過望診和觸診來完成。
(1) 腫塊的部位:有助于分析腫塊的組織來源與性質。
(2) 腫瘤的性狀:有助于分析診斷。
(3) 區域淋巴結或轉移灶的檢查
3、影像學檢查
(1)X 線檢查
了解骨組織腫瘤及侵襲范圍。
如:牙源性囊腫、頜骨良惡性腫瘤等,常拍照的有曲面平展片、上頜瓦氏位、下頜骨正側位、上頜咬合片等等。對惡性腫瘤常規作胸片檢查有無肺轉移。通過腮腺造影可了解腮腺腫瘤的性質。
優點:經濟、快捷。
(2)CT 檢查
適應于顳下窩 翼腭窩 顳下頜關節涎腺內原發腫瘤的診斷。
優點:除具有圖形清晰、層次連續、便于判斷病灶的部位、范圍、破壞性質等外,借助造影劑拍攝增強片以顯現軟組織結構,如肌肉、血管,判斷病變累積范圍、大小和性質。尤其三維重建后可以從三維結構上來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缺點:空間分辨不理想,對骨細微結構(骨膜骨小梁)了解不如x線平片。
(3)MRI 檢查
適應于頸動脈體瘤、 舌根腫瘤、 涎腺腫瘤 、淋巴結轉移的診斷。
優點:對軟組織的病變顯示特別好,能充分顯示病變的全貌及立體定位,與CT比較可不用造影劑增強即能顯示肌肉、血管以及腫瘤的侵潤范圍。
缺點:掃描時間長,不能顯示腫瘤的鈣化及破壞骨組織的情況。
(4)超聲檢查
原理
超聲波在人體組織內傳播時,由于各種組織的密度和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回聲圖,對軟組織腫瘤可以確定是實質性還是囊性,準確提示腫瘤大小。此外,根據周界清晰度和腫瘤內光點分布的均勻與否提供判斷腫瘤屬良性還是惡性。
優點:方法簡便 無痛無害
缺點:不能用于骨組織
(5)放射性核素檢查(同位素檢查)
由于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代謝上有區別,核素分布就不同,給病人服用或注射放射性核素后,可應用掃描測定放射性物質的分布情況,以次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頜骨惡性腫瘤主要用99m锝;口腔頜周異位甲狀腺可用131碘;對檢查涎腺腫瘤(腺淋巴瘤)以及全身骨的轉移瘤有重要的意義。
(6)基因診斷
腫瘤的發生是由于細胞中基因改變積累的結果,包括:
1)癌基因的激活、過度表達。
2)抑癌基因的突變、丟失。
3)微衛星不穩定,出現核苷酸異常的串聯重復分布于基因組。
4)錯配修復基因突變,導致細胞遺傳不穩定或致腫瘤易感性。
4、穿刺檢查
囊性腫物可根據穿刺液的顏色和性狀做出診斷,如頜骨囊腫、鰓裂囊腫、舌下腺囊腫、脈管瘤等。
對涎腺或某些深部腫瘤用穿刺涂片、細胞學檢查或稱“細針吸取活檢”,診斷良惡性腫瘤確切率高達 95 %。
5、活組織檢查
(1) 鉗取適用于位置表淺或有潰瘍的腫瘤
(2) 切取在阻滯麻醉下進行
注意事項:①.盡量不用局部浸潤麻醉
②.要在正常組織與腫瘤邊緣處切取,不要在潰瘍中心切取。
③.切取大小0.5~1cm。
④.切取病理的時間與手術治療時間越近越好。
(3) 吸取活組織檢查適用于深部腫瘤表面完整的較大腫瘤及頸部腫大淋巴結。
(4) 切除活組織檢查適用于小型腫瘤或淋巴結,整塊切除送檢
(5) 冰凍活組織檢查適用于術中進行,診斷率達95%↑。
6、腫瘤標志物檢查
腫瘤標志物檢查
惡性腫瘤病人的血液、尿或其他體液中發現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這類物質通常以癌胚抗原(CEA) 、激素、受體、各種癌基因和酶蛋白的形式出現,并主要由腫瘤細胞產生、分泌和釋放,因此根據血液及尿液的化驗協助診斷。并對治療效果和預后進行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