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將心腦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包括動脈、靜脈及淋巴三個系統的疾病統稱為周圍血管疾病。肢體疼痛是周圍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了解疼痛形成的原因,對于及時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非常關鍵。常見的疼痛原因有:
① 缺血性疼痛
由于肢體血液循環障礙,發生營養障礙所致。多見于趾(指)部疼痛,夜間疼痛加重,當肢體缺血嚴重時,則疼痛更為明顯。
② 血管痙攣性疼痛
由于血管痙攣而出現肢體疼痛,多呈陣發性,患肢冰涼,出冷汗,呈蒼白色。發作后癥狀逐漸緩解。
③ 缺血性神經痛
由于肢體嚴重缺血和營養障礙改變,而發生缺血性神經炎所致。肢體常有麻木,出現針刺樣或觸電樣疼痛,向肢體遠端放射。肢體上可有大小不等的麻木區,感覺、痛覺遲鈍或消失。
④ 感染性疼痛
肢體發生潰瘍或壞疽繼發感染,由于局部感染和壞死組織的刺激而引起。常在局部發生劇烈疼痛(熱痛),多在夜間加重。
⑤ 異物刺激性疼痛
肢體發生潰瘍或壞疽時,創口內遺留死骨,敷料干結,或局部應用刺激性藥物等,均可引起局部疼痛,有時為劇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