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支撐人體的重要結構,骨骼出現問題,身體的其他器官再好也不能支撐人站立起來。強直性脊柱炎就是危害骨骼健康的一種嚴重疾病,在中醫上屬于風濕疾病。根據衛生部發布的最新《2013年度國民健康調查報告》顯示的數據來看,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其中,以20歲左右的青壯年居多。
強直性脊柱炎發病國際簡稱AS,主要病灶為脊柱、髖關節等關節型部位。很多患者還有上身肢體如肋間、頸部疼痛。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但主要發病人群集中在14~27歲的青壯年人,尤其以男性為主。(數據來自《2013年度國民健康調查報告》)
2013年,我國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總人數為2,782,424,以上數據顯示,影響強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子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年齡、性別、職業和居住地都能影響患病者的發病。其中以年齡的相關性最大,首次發病人群在14~27歲的青壯年是最易患病人群,約占發病總人數的47%;男性較女性也更易患病,比列約為11:1。其中,長期從事室外作業工作的人,發病比例占到了總人數的59%以上;地域上的分布不是十分明顯,比例大約為1:1:1。但是,從人數來看,沿海地區的人更易患有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呈現出患病年齡低齡化的特點,與人體骨骼生長發育規律有關。青春期以前,人體的骨骼生長發育并不完全,處在較為遲緩階段。到了青春期直至30歲左右的中年,正式人體各項功能健全完備的關鍵階段,營養的突然增加,活動強度的增大,生理特征的凸顯,都可能影響到骨骼的發育。因此,這段人體發育的不穩定時期,也是骨骼發育的多變時期。多數人非先天性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都是在這個時候首次發病。
從事室外作業和常年生長在沿海地區的人,因為外部環境的原因,經常使身體暴露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之中,久而久之,風邪侵蝕,對于骨骼的關節部位傷害較大,患發強直性脊柱炎的幾率也就相對較高。由此可見,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因素,與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有關。如果您想采取一些預防的措施,就可以從這些外部的環境入手,并且注意身體鈣質和微量元素額即使補充。
特別需要注意,強直性脊柱炎首次發病時往往沒有沒有明顯的特點,在臨床醫學上,也沒有相應的檢查指標,如果您發現經常有早起后腰背酸痛,坐著或者站著時間久了很容易疲勞,就很有可能是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
【本文由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骨科 梁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