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很多人在進行身體檢查的時候意外的查出甲狀腺結節,這種情況也是多見于老年人。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如手術、藥物、化療等。但是甲狀腺結節在治療的同時要注意心態問題,保持精神飽滿、心胸開朗對對抗疾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1) 甲狀腺激素
干甲狀腺制劑常用量為每天90-180mg,療程一般3-6個月,停藥后如有復發可以重復治療,以維持基礎代謝率正常范圍;左旋甲狀腺素(優甲樂)對于早期階段的年輕患者,可每天100ug治療,第二個月增加值每天150-200ug,血清TSH濃度測定可以估計甲狀腺受抑制的程度。年齡較大或者長期患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在接受左旋甲狀腺素治療前宜進行血清高敏感性TSH濃度測定或TRH興奮實驗,以確定是否存在明顯的功能上自主性,若基礎TSH極低或測不出以及TSH對TRH反應低下或缺如,則提示功能自主性,不宜采用左旋甲狀腺素進行抑制性治療,若能排除功能上自主性,可采用左旋甲狀腺素治療,開始劑量每天不應超過50ug,以后逐漸增加劑量,直至TSH值達到抑制終點值。結節性甲狀腺腫對于左旋甲狀腺素的反應不如彌漫性甲狀腺腫良好,但是也有一定的抑制其進一步腫大的作用。
2) 碘補充
對單純缺碘者補碘應是合理的,補充后甲狀腺即可見不同程度的回縮。可選用的制劑有復方碘口服液(Lugol液)、碘化鉀、碘油肌注等。目前已很少用。
3) 中醫藥治療
化痰軟堅法:僅見頸部粗大,無特殊自覺癥狀者屬于氣郁痰結證,治宜化痰軟堅,可選用海藻、昆布、浙貝、青皮、海浮石、半夏等。此外,適當進食海帶、海蜇皮等海產或含碘豐富的食物。更多甲狀腺結節用藥詳情>>>
4) 手術治療指征
壓迫氣管、食管或喉返神經引起臨床癥狀者;
胸骨后甲狀腺腫;
巨大甲狀腺腫影響生活和工作者;
結節性甲狀腺腫繼發有功能亢進者;
結節性甲狀腺腫懷疑惡變者。
治療原則
1、實質性單結節核素掃描為熱結節的甲狀腺單發結節,癌變可能性較小,可先試用甲狀腺素(LT4)抑制治療或核素治療。冷結節多需手術治療。凡發展快、質地硬的單發結節,或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者或兒童的單發結節,因惡性可能大,應早日手術。
2、囊腫良性或惡性退行性變皆可形成囊腫,純甲狀腺囊腫罕見,凡持續或復發的混合性腫塊應予以切除。
3、放射結節頭頸部接受放射治療者易發生甲狀腺癌,放射后早至5年,晚至30年。凡頭頸部接受放療后甲狀腺出現結節者,應作FNA確診。
4、多結節甲狀腺腫(MNG)傳統認為MNG發生癌的機會要比單發結節少。而用高分辨率的超聲檢查發現許多捫診為單發結節者實際上是多發結節,現在認為兩者之間癌的發生率沒有多少差別。因此,對于MNG的處理首先要排除惡性。若sTSH降低提示為甲亢。若FNA細胞學診斷為惡性或可疑惡性者,應予手術治療。
5、摸不到的結節近年來由于B超、CT、MRI的發展,在作其他檢查時,可意外地發現小的摸不到的甲狀腺結節。這種情況多見于老年人,一般無甲狀腺病史、無甲狀腺結節,也無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結節小于1.5cm,只需隨訪觀察,若結節大于1.5cm,可在超聲指導下作FNA,然后根據細胞學結果,再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