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病位在頸部,會引起多種的并發癥。臨床上呈現的頸腫、怕熱汗出、心悸心煩、消谷善饑、性急易怒、指舌顫動、形體消瘦等癥狀,所以甲狀腺結節對患者的危害非常大,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碘元素的攝入量,不可多不可少。
1、無癥狀型
主證:癭囊腫大,而且往往是無意中發現或他人發覺無任何自覺癥狀,舌脈無異常。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治法:理氣化痰,軟堅散結。
2、脾虛痰盛型
主證:應種不痛,形體肥胖,神疲乏力,胸悶腹脹,納食減少,或便溏,帶 下清稀,舌體胖大、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沉細。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治法:益氣健脾,化痰散結。
3、痰瘀互結型
主證:應種質硬經久不消,伴胸悶、納差,女子可有月經不調,或經色紫暗 ,或伴有血塊,舌淡或淡紫,或有瘀塊,苔白薄或白膩,脈弦細或澀。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治法:理氣活血,化痰消癭。
4、氣郁痰阻型
主證:頸前癭腫,可觸及結節,質軟不痛,頸部脹感,胸悶不舒,精神抑郁,頸前乳脹,或伴乳房亦有結節腫塊,舌質淡,苔薄白,脈弦。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治法:理氣解郁,化痰消癭。
中醫偏方
組成:生牡蠣30g,夏枯草、當歸、炮穿山甲、山慈菇、生山楂各15g,半夏、郁金、陳皮、海藻、昆布各l0g,連翹12g,川芎6g。
加減:痰凝型者,加膽南星、白芥子、海蛤殼、瓜蔞皮,加服(山慈菇、貝母、天龍、白芥子);血瘀型者,加三棱、莪術、丹參、赤芍;氣滯型者,加制香附、枳殼、八月札、厚樸。后兩型加服(丹參、桃仁、紅花、土鱉蟲、五靈脂、蜈蚣、冰球子、海蛤殼、天葵子、枳殼、青皮、陳皮、甘草等)。
溫馨提示
甲狀腺結節患者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并配合治療。引起甲狀腺結節的病因多見于甲狀腺碘元素的攝入量缺乏或是過多,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適當補充熱能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增強個人體制從而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