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和X線往往不盡一致,即有的患者已出現了明顯的骨質增生,如手指末端的赫伯登結節,而患者從無局部不適;有的患者關節疼痛,不能持重,下樓梯比上樓梯時更為明顯,臨床上提示膝關節骨關節炎,而X線檢查可能顯示膝關節正常或有輕微增生。因此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可有無癥狀性骨關節炎(僅有體征或X線證據)和有癥狀性骨關節炎,癥狀隨受累關節不同而不盡一致。骨關節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病緩慢,部位局限,活動多則加重,休息即可緩解;晨僵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受累關節以疼痛和壓痛為主,偶爾伴發關節周圍組織腫脹,或一過性滑膜炎;活動時關節有摩擦音,嚴重者可發生關節畸形。頸椎或脊椎病變可引起神經受壓或刺激癥狀。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血沉不增快和C-反應蛋白不升高。X線片檢查有助于診斷。骨關節炎好發于膝、手的遠端指間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頸椎、腰椎、肩、肘、第一趾關節和胸椎等,腕,踝和髂關節人發病少見。
1、手的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其特征表現有以下幾種
通常在手指遠端指尖關節背側出現骨性增生的結節,稱為赫伯登結節;繼而在近端指間關節出現類似結節,稱為布卡得結節。由于結節性增生,手指各節可向尺側或橈側偏斜、構成蛇樣手指。由于大魚際萎縮,第一掌腕關節半脫位而呈形手指。骨性結節一般無疼痛,先為單個,爾后逐漸增多。手部操勞或下涼水,可誘發疼痛或伴發結節周圍軟組織紅、腫、疼痛或壓痛,經休息或抗炎藥物短期治療后可消失。
2、膝關節也是骨關節炎最常受累的關節
患者主要感覺關節酸痛,脹痛,尤以長距離行走劇烈運動,受涼或陰雨天時加重。下樓困難,下樓時雙膝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被動運動時膝關節有響聲或觸及骨摩擦音。少數患者可出現短暫的關節腫脹和積液。關節X線片檢查可發現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一般無關節破壞。
3、頸椎是骨關節炎的好發部位,也是骨關節炎中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的重要部位
通常將頸椎骨關節炎引起的癥狀稱為頸椎病。國內將頸椎分為以下6型:
(1)主要為頸椎局部疼痛,少數可反射性引起頭、頸、肩疼痛。
(2)神經根型:指增生的骨刺和壓迫神經根引起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又分急性和慢性型。
(3)脊髓型:指脊髓受壓或缺血引起的脊髓傳導障礙,又分中央與周圍兩型。前者發病從上肢向下肢發展,后者則相反。此兩型又分輕、中、重三度。
(4)椎動脈型:指椎動脈受壓引起供血不足。
(5)交感神經型:指頸部交感神經受壓迫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癥狀者。
(6)其它型:如食道受壓型。
X線片改變為椎體及椎小關節骨贅形成以及椎間孔變窄和變小。
4、腰椎是骨關節炎的好發部位,以第三、四腰椎最為常見
累及椎間盤、椎體或后骨突關節的骨質增生,引起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強想起相應的癥狀,如局部疼痛、發僵,后根神經痛、麻木等。壓迫坐骨神經可想起坐骨神經炎,表現為患肢劇烈的麻痛、灼痛、抽搐、竄痛、向整個下肢放射。壓迫馬尾神經,查引起括約肌功能障礙的馬尾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