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電腦、擊鼠標,引發"腕尺側痛",嚴重者出現"三角纖維軟骨盤破裂";長期發短信的"拇指一族"發生"屈拇長肌腱鞘炎"的幾率比普通人大10倍;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缺乏運動不僅使體重增加,還會誘發頸椎腰椎間盤疾病,膝關節軟骨組織更容易出現皺襞綜合征……這些關節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成倍增加,很多25至35歲的中青年人過早出現軟骨病變。這是記者在天津醫院采訪時了解到的。
據關節鏡微創外科專家趙力教授介紹,近年來以軟骨退化為代表的骨性的發病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到天津醫院就診的骨性關節炎患者多為35至39歲,平均發病年齡至少比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前了10歲。
天津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張福江說,人老腿先老,下肢負擔全身的重量,膝蓋骨是下肢的杠桿支點,耐受很大壓力。年輕人骨質好、體形瘦,即使發生軟骨退化也察覺不到,30歲以后多數人開始發胖,超重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缺乏運動又使骨質提前退化,因此很多三四十歲的人下樓時常會出現"踩空"、"腿打軟"等現象。
骨科專家呼吁:不改變生活方式,這種年輕化的發病趨勢將愈演愈烈。一般說來,25歲以后人體軟骨就開始發生退行變,給軟骨增加"營養",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增加運動量,軟骨就像一個水囊,在關節的擠壓中起緩沖作用,同時獲得營養支持,單純或吃膠原蛋白品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