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柱側彎?發生脊柱側彎后,其疾病是怎樣分型的?對于此問題的提出,相信很多患者對此都還不是很了解。一般性的脊柱側彎疾病的發生是指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在冠狀面上偏離身體中線向側方彎曲,形成一個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
患者發生此病,通常情況下,還會伴有脊柱的旋轉和矢狀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減少,同時還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轉傾斜畸形和椎旁的韌帶和肌肉的異常,脊柱側彎疾病的發生是一種癥狀或X線體征,可由多種疾病引起。
脊柱側凸通常發生于頸椎、胸椎或胸部與腰部之間的脊椎,也可以單獨發生于腰背部。側彎的出現在脊柱一側,呈"C"型;或在雙側出現,呈"S"型。它會減小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積量,還會降低身高。
關于脊柱側彎分類,以下是具體的介紹,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1、麻痹性脊柱側彎
麻痹性脊柱側彎多種原因所致兩側軀干肌不平衡萎縮或失去功能,在我國最常見是由于小兒麻痹所引起的,占15%;此外,還可見到肌營養不良和高位截癱所致麻痹性脊柱側彎。
2、先天性脊柱側彎
先天性脊柱側彎并不少見,僅次于特發型脊柱側彎,其原因尚不清楚,與妊娠期第4~7周時,受到母體之內外環境變化刺激有關,生后即出現有畸形征象,但由于診斷常識和診斷手段缺乏等原因,病變常為家長和醫生忽視,直至畸形發展明顯后,才被發現。先天性脊柱側彎是否會發展加重,取決于畸形形態,大多數先天性脊柱側彎都需要治療,否則會迅速發展加重。
3、特發性脊柱側彎
指脊柱結構基本沒有異常,由于神經肌肉力量的失平衡,導致脊柱原來應有生理彎曲變成了病理彎曲,即原有的胸椎后凸變成了側凸等。臨床常見,多由于長期不良姿勢,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多數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取得理想效果。
4、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
此型脊柱側彎是由已知的神經肌肉:本身的病變所致,如上運動神經元損傷病變:腦癱,兒童期高位脊髓損傷后,發生脊柱畸形。
還有下運動神經元損傷所致側彎:最常見的有小兒麻痹后脊椎側彎,脊膜膨出等及肌肉本身病變也可發生脊柱側彎,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