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的發病機制是什么?前列腺炎疾病是威脅男性健康的一大疾病,前列腺炎的病因多種多樣,不同的前列腺炎類型其病因不同,前列腺炎的發病機制是什么呢?
在前列腺炎患者中僅5%有細菌感染的證據。無感染證據的患者中,一部分患者前列腺分泌物白細胞增多。這些證據表明前列腺內的炎癥反應(雖然無感染)是引起前列腺炎癥狀的原因。其他的一些前列腺炎患者甚至沒有炎性改變。Brunner的研究顯示有前列腺炎癥狀的患者中,有炎癥表現和無炎癥表現分別占64%和31%。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導致部分或整個前列腺明顯炎癥,大致分3個階段:①充血期:后尿道、前列腺管及其周圍間質組織表現充血、水腫及圓細胞浸潤,有成片分葉核粒細胞。腺管上皮細胞時有增生及脫屑。②小泡期:炎癥繼續發展,前列腺管和小泡水腫及充血更明顯,前列腺小管和腺泡膨脹,形成許多小型膿腫。③實質期:微小膿腫逐漸增大,侵入更多的實質和周圍基質,這種情況以葡萄球菌感染較多見。
單純的急性前列腺炎而不伴有任何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表現的并不常見,只占前列腺炎的13.1%~20%,大多數病例是與慢性前列腺炎同時存在。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以大腸埃希桿菌為主,約占80%,其次為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腸桿菌、假單胞菌屬、沙雷菌。革蘭陽性菌除腸球菌外很少致病。此外,淋球菌、結核菌、真菌、滴蟲亦可導致相關的前列腺炎。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等,對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目前尚有爭議。淋菌性前列腺炎發病近年有逐漸增加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