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眼壓性青光眼的發病原因有哪些?青光眼也有很多類型,對于低眼壓性青光眼大家了解多少嗎?它有哪些發病的原因呢?
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特征就是眼內壓間斷或持續性升高的水平超過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導致視神經萎縮、視野縮小、視力減退,失明只是時間的遲早而已,在急性發作期24-48小時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屬雙眼性病變,可雙眼同時發病,或一眼起病,繼發雙眼失明。
低眼壓性青光眼的發病原因:
①血管因素
LTG患者的血流動力危象的發生率比較高,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及低血壓者也較多,也常伴有血液流變學方面的異常,如全血粘度增高等。
②局部解剖因素是低眼壓性青光眼的原因之一。
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LTG病人發生視神經乳頭萎縮凹陷是由于視乳頭篩板的解剖結構存在某些缺陷,如篩板的交叉連續纖維較正常人的少,連接組織較正常的人薄,篩孔的孔徑較大,尤其是在篩板上、下方的孔徑更大。
因而使篩板組織異常脆弱,對眼壓的抵抗力低,即使在正常眼壓下也抵抗不住眼壓的作用而發生篩板塌陷后凹,篩孔扭曲變形而損傷神經纖維或使神經纖維受壓,軸漿運輸受阻使神經纖維營養障礙而萎縮。
同時該處的毛細血管也受到扭曲間接引起血供障礙,進一步導致神經纖維萎縮。人們還發現,LTG病人的眼軸和玻璃體腔較長,C/D相對較大,這與LTG的發病機制可能也有些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