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比較難治療的風濕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部分患者除了關節疼痛、紅腫,還可能出現發熱、口干舌燥、淋巴節腫大、血管炎等危及生命的癥狀。特別是該病在發作期間,關節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的休息和睡眠,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做好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工作,比如在乍暖還寒的春季,我們要注意關節的保暖,提高自身免疫力。具體的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介紹如下: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注意保暖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春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樂觀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病灶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6、保證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
生活上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緒樂觀,限制飲酒,適當參加體育運動,并注意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
7、積極治療感染病灶
感染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加重或癥狀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齲齒、齒槽溢膿、扁桃腺炎、副鼻竇炎、慢性中耳炎等都是重要的感染源,必須及時根治。
8、避免誘因,治療謹遵醫囑
受涼、受潮濕、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失眠、外傷(如關節扭傷、跌傷和骨折)等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加重的誘發因素,必須避免。另外治療用藥要嚴格按照醫囑規定進行,服藥不規律、擅自停藥也是誘發或加重的因素。
9、注意飲食調節,平衡飲食
要強調飲食的營養,又要重視進食品種的衡定性。因進食品種的突然改變,是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加重或癥狀惡化的重要因素,而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飲食也有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復發。
10、適當運動,運動適宜
運動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而定,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選擇適宜的運動。
溫馨提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關節內的滑膜炎癥起病,經久不愈則導致滑膜增厚、軟骨及軟骨下骨質破壞,最終關節發生畸形和強直。如果演變為惡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癥狀外,還可侵犯內臟等各系統的病變。所以,不可掉以輕心,早診斷、早治療。
【參考文獻:《類風濕性關節炎良方妙法》《類風濕關節炎防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