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類風濕,這種疾病和風濕性關節炎很像,但是又有著不同。作為慢性疾病的一種,常常會表現出以下幾種常見的癥狀:早上起床或長時間臥床會感到關節僵硬,動作不靈活,嚴重者則會全身僵硬。一旦患者活動膝關節或者肘關節的時候會出現摩擦聲,由于關節腔內積液不斷的增多同時會伴隨著關節的腫脹和疼痛,腫脹越嚴重就會越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僅對患者的正常活動受到很大影響,還會破壞骨髓,造成關節的畸形甚至是全身殘疾。
精神調節和康復訓練
1、幾乎大部分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對氣候的變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在寒冷氣溫或者陰雨天更要采取保護措施,注意關節處的保暖。
2、睡眠充足。有的患者因為疼痛劇烈而無法入眠,吃一些止痛鎮靜藥物,這時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能夠使受損關節更好的康復。
3、精神治療。不少患者都是由于精神刺激、勞累過度或者心情郁悶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一定要及時的開導患者,使他們樂觀的生活,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樣更有利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4、做好感染病灶的預防和治療。很多因素都可能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像扁桃體炎、肺結核、咽炎和細菌病毒等,一旦患上這些疾病就要及時治療,防止受到感染。
5、洗澡浸泡法。將受到損壞的關節放在40度左右的溫水中進行浸泡,同時活動關節。浸泡時間一般為15-20分鐘,而高血壓、心臟病和老年人一般五分鐘最適宜。
自我推拿和自我調護
搖法:每天晨起后堅持自我搖動腕、指掌、指間關節以達到消腫定痛的作用,維護和幫助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
按揉捻指法:堅持每天雙手交替捻動十指關節,按揉各關節和相關穴位,以達到緩解痙攣、疼痛、消腫的作用。
由于手部經常暴露于外,與外界接觸多廣,易感手風寒濕邪。所以患者平時應注意手部的保暖、防風、防濕。還應注意保持各關節的正常功能姿勢,以免發生強直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