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脊柱損傷時均應考慮到有脊髓損傷的可能。脊髓損傷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椎體移位程度與脊髓損傷程度也并非完全一致,嚴重的脊髓損傷可以發生于輕微外力作用下的脊柱輕微損傷患者。其具體診斷方式如下:
1、括約肌功能障礙:
脊髓休克期表現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無張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過后若脊髓損傷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動反射膀胱殘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隨意排尿若脊髓損傷平面在園錐部骶髓或骶神經根損傷則出現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過增加腹壓(用手擠壓腹部)或用導尿管來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樣出現便秘和失禁。
2、感覺障礙:
損傷平面以下的痛覺溫度覺觸覺及本體覺減弱或消失。
3、運動障礙:
脊髓休克期脊髓損傷節段以下表現為軟癱反射消失休克期過后若是脊髓橫斷傷則出現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髕陣攣和踝陣攣及病理反射。
4、CT檢查:
CT掃描對骨折情況和椎管狹窄情況能提供確切的診斷依據。
5、MRI檢查:
MRI可明確脊髓損傷的程度和范圍,如椎管內出血、脊髓水腫、脊髓受壓的情況。
6、通過X線平片及斷層攝影檢查:
脊柱的X線平片及斷層攝影檢查,可幫助發現有無脊柱骨折、脫位或骨片突入椎管,腰椎穿刺可了解脊髓有無挫裂傷和受壓。
7、脊髓造影:
可發現X線平片所不能發現的脊髓壓迫因素,如椎間盤突出、骨贅壓迫等。
8、外傷史:
脊柱損傷時均應考慮到有脊髓損傷的可能。脊髓損傷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椎體移位程度與脊髓損傷程度也并非完全一致,嚴重的脊髓損傷可以發生于輕微外力作用下的脊柱輕微損傷患者。因此所有與脊柱損傷有關的患者,均需進行相應的神經和影像學檢查,以便能及時做出有否脊髓損傷的診斷。尤其對多發性損傷、顱腦損傷及醉酒后神志不清者更需注意脊髓損傷的可能。
9、既往史:
過去有否脊柱外傷或疾病,神經系統癥狀如何,對脊髓損傷性質和預后的判斷有著重要意義。如原有頸椎病脊髓受壓,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發生嚴重的脊髓損傷;原有椎體骨折或脫位,數年后逐漸出現脊髓損傷表現,則多為脊柱不穩慢性壓迫所致。
10、傷后肢體功能障礙發生的時間:
外傷后立即出現,多為骨折脫位引起;如傷后沒有出現而搬動病人后發生,表明搬動時引起骨折移位加重,損傷了脊髓。肢體功能障礙由輕漸重,截癱平面由低漸高,說明脊髓損傷范圍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