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還給患者的外形帶來一定的損害,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很多患者都希望可以盡快的治愈該疾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脊柱側彎的治療方法。
脊柱側彎的治療
脊柱彎曲的分類
1、按彎曲方向分
(1)側凸
即部分脊柱棘突偏離身體中線稱脊柱側彎,有左側凸、、右側凸及S形彎,C形彎。
(2)后凸
指胸段脊柱后凸超過生理曲線范圍者。
(3)鞍背
是指局部某椎體被破壞,椎體突然向后凸起。
(4)圓背
是指整個脊柱象弓一樣向后凸起。
(5)畸胸
分兩種,一種是胸骨向外突起,另一種是胸骨向內凹陷。
(6)旋轉性(扭曲性)
是因為腰椎橫突一面高一面低或胸骨扭曲形成的,這種彎曲是最復雜,最難治的。
2、按性質分
(1)功能性(姿勢性)脊柱彎曲
往往由某種不正確姿勢引起,常在學齡期兒童發現。這類脊柱彎曲畸形并不嚴重、當患者平臥或用雙手拉住單杠懸吊時。畸形可自動消失。
(2)理性脊柱彎曲
由于各種疾病引起的,如脊髓灰質炎、神經纖維瘤、脊髓空洞癥、大腦性癱瘓、脊柱結核、佝樓病、小兒麻痹或外傷,壓扁性骨折,肺濃腫,大葉性肺炎等使肌肉的張力不平衡所致。患者發病年齡愈小,彎曲畸形也愈嚴重。
特發性脊柱側彎治療原則
對于特發性脊柱側彎,治療上應根據畸形發展時年齡、發展速度、側彎度數、生長發育程度、外觀畸形、軀干平衡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因素,選擇非手術和手術治療。但總的治療原則為在青春發育終止前盡可能地選擇非手術治療;遇到必須在此前手術的患者,我們也應先采取非手術治療方案以推遲手術年齡。
非手術治療是治療脊柱側彎的早期手段,目的是防止脊柱側彎加重,避免胸廓畸形發育,避免出現心肺胃腸泌尿生殖系統等嚴重的內臟刺激癥狀。其方法有很多種,如正骨、按摩、理療、懸吊牽引、支具等。
手術治療是針對非手術治療效果不好、脊柱側彎度數過大出現明顯內臟刺激癥狀的患者,以cobb角40度作為選擇手術治療的標準。但實際上,醫生是否決定選擇手術及采用何種手術方案,還要考慮患者的骨齡、生長發育狀態、彎曲的類型、結構特征、脊柱的旋轉、累及的脊柱數、頂椎與中線的距離,特別是外觀畸形和軀干平衡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