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癥狀就是機體各系統組織的缺氧、能量不足、代謝活動低下所引發的一系列癥狀。如頭暈、頭痛、疲乏、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記憶力減退等。貧血導致心臟輸出量和血流增加,造成心肌缺氧及心臟負荷加重,引起心絞痛、心悸,久而久之可導致心臟擴大和心衰。
誘發貧血的九大危險因素
1、遺傳因素。小兒時期與遺傳的貧血較多;如血紅蛋白病,地中海貧血,先天性紅細胞酶缺陷。范可尼貧血等疾病。家族 (或近親)中常有同樣患者,也是貧血的病因。
2、營養攝入不足。甲減患者食欲不佳時,常難以保證充足營養,一旦對營養物質的攝入不足,可直接影響血液的生成,導致貧血癥狀出現。
3、增加組織的灌注。貧血時血液供應重新分配,供血減少區域為皮膚組織和腎臟,故皮膚蒼白,對缺氧敏感的心肌、腦和肌肉供血量增加。這種貧血的病因是比較常見的。
4、自身免疫異常。部分甲減患者可出現大細胞性貧血,血清中有抗甲狀腺抗體以及抗胃細胞漿、胃壁細胞或內因子抗體等,一般與自身免疫異常損害胃黏膜所致。
5、造血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可以刺激造血功能,當甲減患者甲狀腺激素減少時,可造成免疫功能紊亂,造血功能障礙而引起貧血。
6、組織缺氧。貧血時呼吸加快、加深、呼吸增強,但這并不能得到更多的氧,這可能是對組織缺氧的一種反應。這也是導致貧血的病因之一。
7、造血物質利用不充分。甲減患者機體代謝異常,對造血物質利用不充分,也可引起貧血。
8、心臟搏出量增加。貧血患者因紅細胞減少,血液粘度減低和和選擇性的周圍血管擴張,周圍血管阻力減低,心率加速,循環速度加快,為防止對機體供氧量減少,心臟排血量增加。
9、月經出血.部分女性甲減患者月經量過多時可因大量失血而導致貧血。
溫馨提示:老年人體內血清鐵下降,加上食欲下降、偏食等因素影響,很容易造成營養缺乏,因而使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成為老年人貧血最為常見的類型。起病緩慢、隱匿,嚴重時容易發生貧血性心臟病,因此老年群體更需要注重貧血的預防。
【參考文獻:《貧血》《貧血210個怎么辦》《血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