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人類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它可能并不是一種獨立疾病,而是較復雜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因此一旦發現貧血癥狀,患者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醫院查明其發生原因,針對病因再制定相關的治療策略。缺鐵性貧血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生在6個月-3歲嬰幼兒,若沒有及時治療則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發育。
貧血高發的八大罪惡元兇
1、懷孕時供鐵不足
孕期的女性對鐵的需求比懷孕前增加近4倍。而孕婦因惡心、嘔吐或偏食、厭食等,常食用含鐵低或不含鐵的食物;再加上妊娠期胃腸蠕動減弱,胃酸缺乏,也會影響鐵吸收。長時間的鐵攝入不足,使孕婦體內的游離鐵和鐵儲備有所減少。女人10月懷胎,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來滋養,胎兒更需要依靠母親的血來供養,否則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到寶寶。
2、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細胞、造血微環境操作以及免疫機制改變,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現以全血細胞 (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再生障礙性健身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住房要通風。忌服氯霉素、磺胺類、解熱鎮痛藥等抑制骨髓的藥物。
3、缺鐵、飲食不當
針對較為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首先貧血與飲食有著莫大的關系,由于氣候變化譬如現在的梅雨天氣及生理狀況等因素,部分人會食欲不佳,或較為偏重于某些合自己胃口的食物。雖然說目前國人的飲食結構越來越西化,但仍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質如多酚等會強烈抑制鐵的生物吸收和利用。長此以往必然會因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少而導致缺鐵。
4、不吃主食和肉蛋類
不吃主食和肉蛋類造成的后果非常可怕。不吃肉蛋類食物,人體很容易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B12、鈣、鐵、鋅等微量元素。
5、常飲茶與咖啡
咖啡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茶也是養生的佳品,但飲用也要適量,否則過猶不及。咖啡中含有一種叫石碳酸的化合物,會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缺鐵性貧血尤其不宜飲茶,濃茶中的鞣酸與鐵結合還會形成難溶解的物質,使鐵元素隨糞便排出。女性在經期更要避免飲用咖啡與茶。
6、果蔬、酸奶當正餐
現在,用水果、蔬菜和酸奶當正餐的女性越來越多,植物中含有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的膳食纖維,也會影響鐵的吸收,吸收率僅為肉類的十分之一。
7、常用化妝品吸收鉛
為了呈現姣好容顏,很多女性將化妝品涂抹得里三層外三層。不過專家提醒,女性使用化妝品要謹慎,一些劣質化妝品中常常含有有害物質,鉛含量過高。血液系統是對鉛毒性最為敏感的系統之一,血液中鉛超標,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最終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多食用含鈣、鐵、鋅和維生素B、C豐富的食物,可以抵抗鉛的作用,減少鉛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中鉛的含量。
8、經期慢性失血
最新研究表示,月經過多是導致貧血缺鐵的重要原因,往往使得女性的血“入不敷出”。正常月經24-35天為一輪回,經期持續2-7 天,平均經血量20-60毫升。在醫學上來說,當每次經血量多于80毫升,流血時間超過7天,就算是月經過多了。當然如消化道出血、痔瘡等問題也會導致血液中的鐵不斷流失而引發貧血。
溫馨提示:誘發貧血原因有很多,但是針對引發貧血的原因不同應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當出現疑似貧血的癥狀,患者首先應去醫院檢查血象,看血紅蛋白值是否真的低于正常,然后再在醫生的指導下查找病因,不能盲目的補鐵,導致病情家中國。
【參考文獻:《經濟實效談治病叢書:貧血》《貧血防治333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