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發生率有明顯地域差異,東南亞國家葡萄胎的發生率較高,約500-600次妊娠中有一次葡萄胎,而歐美國家則1500-2000次妊娠中才有一次。當醫生根據孕婦自述癥狀來檢查結果,懷疑葡萄胎、宮外孕或妊娠合并,在妊娠11—14周超聲檢查顯示胎兒完整圖像,可診斷胎兒發育與孕周是否相符,是否多胎等。
什么叫葡萄胎?
絨毛基質微血管消失,從而絨毛基質積液,形成大小不等泡,形似葡萄,故稱為葡萄胎。有完全性懷部分性之分,大多數為完全性葡萄胎。臨床診斷葡萄胎皆系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部分葡萄胎伴有胎盤組織或/及胎兒者,則冠以部分性葡萄胎。在自然流產的組織中發現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樣變性,但不診斷為葡萄胎。
葡萄胎的種類
①完全性葡萄胎:胎盤絨毛全部受累,無胎兒及其附屬物,宮腔內充滿水泡。
②部分性葡萄胎:僅部分胎盤絨毛發生水泡狀變性,宮腔內尚有存活或已死的胚胎。
葡萄胎長什么樣?
葡萄樣水泡,大小不一,水泡壁薄,透明,內含粘性液體,水泡問充滿血液及凝血塊。由于滋養細胞生產大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形成黃素囊腫,囊腫表面光滑,色黃,壁薄,切面多房,囊液清亮。
專家溫馨提醒:B超腹部掃描可見子宮內可能有大小不等的暗區,系宮腔內積血所致。還能發現胎,即除有雪花光片外,還可能有胎兒及/或胎盤影像。B超儀診斷無任何創傷,確診率高,實為確診葡萄胎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