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頸椎病的病因復雜,因此在治療時,一定要堅持原則性與個體性相結合,針對目身病癥,選擇多種方法,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綜合治療,以求快速痊愈。大部分患者對懼怕手術而首選保守治療,其實對于一些患者來說,保守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永久解除壓迫因素,稍不注意,受涼和勞累都會導致頸椎病的復發。
頸椎病的按摩療法
1、坐位,醫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風池、風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絡,頸椎病的按摩方法可以進一步緩解痙攣的肌肉,能經通絡而行氣血,使頸肩部僵硬痙攣的肌肉逐漸趨于柔軟。
2、坐位,醫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頜,手掌環抱其頭部向上牽引,頸椎病的按摩方法是利用患者的體重對抗,使椎間隙增寬,椎間孔擴大。
3、正坐,醫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風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絡,使頸肩部痙攣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法于頸肩部,以斜方肌為重點,施法3~5分鐘后,醫者一手扶頭頂,一手施法于頸胸椎部,在的同時,配合頸椎屈伸被動運動3~5次。接著頸及患側肩部,配合頸椎側屈被動運動3~5次。最后醫者一手托住健側下頜,一手頸肩部,配合頸椎旋轉被動運動。本法是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為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消除神經根炎癥和水腫,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狀態。
4、坐位,醫者一手扶住頭頂,一手托住患者下頜作抱球勢,徐徐搖動頸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頸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聽到彈響聲。這種頸椎病的按摩方法的功能為滑利關節,整復錯縫,扳法拉開椎間隙,突發性動作可糾正后關節錯縫,增加頸椎的活動范圍,同時能改變骨贅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以減少刺激和壓迫,從而緩解和消除臨床癥狀。
運動按摩治療頸椎病的具體步驟
1、活動脖頸,拍打項部。不管坐著或是站著,只要有空閑就閉上眼睛,左右轉動頸部五十次,前俯后仰五十次,動作要輕柔。做完后,可用手掌從頸肩盡量往后甩拍打頸項,雙手交替拍打各五十次。
2、次捏拿頸椎,揉摩后腦。先把右手拇指和食指岔開,用力從枕骨往下捏拿至頸椎,從上到下來回一捏一松1分鐘,再換左手。左右手各捏三次。揉摩后腦,用兩手拇指腹分別按壓在枕骨下發際陷中風池穴上,余四指并攏摟抱頭兩側,兩拇指同時用力先外揉摩旋轉20次,再向內揉摩旋轉20次。
3、捏拿肩井(肩膀高骨內側) ,拍打肩背。先用右手拇指、食指岔開捏拿左肩井兩分鐘,再用左手捏拿右肩井兩分鐘。如此兩手輪換各兩次;然后用右手掌拍打左肩背,再換左手掌拍打右肩背。兩手交替拍打。
4、摩擦頸項。解開衣袖,兩手掌分按脖子兩側,一手在枕骨下,一手在頸椎。兩手同時用力向對側按摩2分鐘,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頸項血液循環。
溫馨提示:推拿和按摩也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頸型、神經根型早期療效較好。有人對以眩暈為主要癥狀的椎動脈型病人進行推拿,再經腦電圖測定,證實手法柔和、適當推拿,可增加椎動脈的供血量,從而改善癥狀。但已有下肢活動不利癥狀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不宜推拿。
【參考文獻:《頸椎病中醫特色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