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變是嚴重危及人體健康的疾病之一,了解脊髓病變診斷方法才能及時診斷疾病并及時治療,脊髓病變的診斷方法有很多種,脊髓病變從性質上如何診斷是大家一直都在詢問的話題之一,一旦患有脊髓病變,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解除疑惑,專家針對脊髓病變從性質上如何診斷做了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預祝患者早日康復。
(一)炎性疾病
如為急性起病,臨床上有感染證據,當首先考慮為炎癥。如腰穿顯示腦脊液白細數增多,則更支持診斷,如病毒性急性脊髓炎、脊髓前角灰質炎等即系如此。脫髓鞘疾病亦可表現為急性脊髓炎,在其起床前1~2周常有病毒感染或接種的歷史,多發性硬化在脊髓主要侵犯白質,常引起錐體束或感覺傳導束損害的表現,同時常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其它部位損害的表現,病史中有多次緩解復發。神經系統梅毒常有脊髓受累表現,患者多有冶游梅毒史,血及腦脊液瓦康氏反應常為陽性。中樞神經系統慢病毒感染如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則有其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及腦電圖改變。根據上述一些特征,很多炎性疾病是可以作出診斷的。
(二)變性疾病
不同的變性疾病各有其獨特的侵犯部位和臨床表現,癥狀和體征基本上都是對稱的,病情呈慢性漸進性加重,有一些是屬于遺傳性的,有些是屬于營養障礙引起的,根據這些特點常為臨床提供診斷的依據。
(三)血管性疾病
無論是缺血性或出血性脊髓血管疾患起病均甚快,均為突然出現相應節段性或根性劇痛,通常在數分至數10min內出現截癱。如為脊髓前動脈血栓形成,因后索不受累,無深感覺障礙,如為脊髓出血,起病更快,截癱更嚴重,深淺感覺通常均有障礙;如伴有繼發性蛛網下腔出血,則出現頭痛及腦膜刺激征。
(四)脊髓壓迫癥
其中極常見者為腫瘤,尤其脊髓外硬膜下的腫瘤,脊髓腫瘤的臨床特點為病灶局限,常有根性疼痛,以后逐漸發展為截癱,脊髓某一水平以下的感覺障礙及大小便功能障礙。髓內者主要為膠質瘤;髓外硬膜下者主要為神經鞘瘤及脊膜瘤,因系良性,故發展緩慢;硬膜外者多為轉移癌,發展迅速,常能查出原發病灶;脊髓腫瘤常能通過腰穿發現有椎管內梗阻,腦脊液蛋白明顯增高,甚至黃變;髓內與髓外腫瘤在臨床上各有其特點,借這些特點可行鑒別。髓外腫瘤起病多從一側開始,根性疼痛多見,常為早期重要癥狀,感覺障礙出現較晚,常由下而上發展,錐體束出現較早,肌萎縮少見,營養障礙不明顯,括約肌障礙出現較晚,腰穿椎管梗阻現象出現較早,且較明顯;髓內腫瘤起病時即出現兩下肢癥狀,根性疼痛少見,早期出現感覺分離現象,錐體束征出現較晚,肌萎縮早期即可出現,營養障礙明顯,括約肌障礙出現早,椎管梗阻出現晚,蛋白增高不明顯。上述現象對髓內外腫瘤的鑒別很有幫助。但也常遇到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因此極終診斷常需要靠進一步的檢查如作磁共振掃描或脊髓造影等,這些檢查對進一步確定腫瘤的水平常常也是必不可少的。囊腫型蛛網膜炎是在蛛網膜炎的基礎上有囊腫形成,造成脊髓受壓,腰穿除有椎管梗阻、蛋白增高外,尚可有白細胞數增多;脊髓造影除有囊腫部位的梗阻外,尚有造影劑分散,呈串珠狀或小條索狀表現,符合于臨床上往往不只是一個節段的改變,而是散在性的節段性的病變表現。硬膜外膿腫造成的脊髓壓迫癥狀發展快,在出現根痛數日后即出現脊髓橫斷癥狀,臨床有時出現全身感染癥狀,身體多能找到感染病灶,腰穿可見腦脊液白細胞數稍有增多,蛋白定量顯著增高,脊髓造影常顯示椎管呈柴束狀阻斷。凡年輕人如有脊髓橫貫性損害癥狀,有慢性低熱,并有脊柱后凸,即應考慮到脊柱結核,脊柱放射線片上如有椎體及椎間盤破壞,或有冷膿腫陰影,則可診斷為脊柱結核。
(五)外傷
脊髓由于外傷造成的損傷輕重不等,輕者只造成脊髓震蕩,極嚴重者可使脊髓完全橫斷,外傷的診斷主要根據有外傷史,進一步診斷除根據臨床表現外,還可根據脊柱放射線片及脊髓磁共振檢查的表現。
(六)先天性疾病
脊柱裂與有關畸形除隱性脊柱裂外.在腰骶部均可見到有囊形膨出,腰骶椎放射線片可證實有脊柱裂表現。枕骨大孑L區先天畸形的診斷除根據臨床有枕骨大孔區的癥狀外,寰枕部的放射線側位片通常能顯示該區骨質結構的異常,小腦延髓下疝在放射線片上可以見不到骨質結構的異常,通過頭部矢狀面磁共振檢查,則可見到小腦扁桃體和延髓向椎管內突入。MRI上有時還可看到脊髓空洞癥或脊髓延髓空洞癥合并枕骨大孔區先天畸形或單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