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酒糟鼻有什么癥狀?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由于體內外各種有害因子的作用,使患部血管舒縮神經功能失調,毛細血管長期擴張所致。
毛囊蟲及局部反復感染是發病重要因素。嗜酒、吸煙、刺激性飲食、消化道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尤其絕經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長期作用于皮膚的冷熱因素如高溫工作、日曬、寒冷、風吹等均可誘發和加重本病。
本病好發于顏面中部,以鼻尖、鼻翼為主,其次為頰部、頦部、前額,常對稱分布,多發于中年人,婦女較多,患者多并發皮脂溢,顏面猶如涂脂。皮損表現為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和有炎癥的毛囊丘疹及膿皰等。
病程緩慢,可分為三期,但無明顯界限。分為3期:紅斑期、丘疹期、肥大期。
1.紅斑與毛細血管擴張期
顏面中部,特別是鼻、兩頰、眉間及頦部出現紅斑,對稱分布,紅斑初為暫時性,在進食辛辣食物或熱飲、環境溫度升高、感情沖動時面部潮紅充血,自覺灼熱。反復發作后鼻翼、鼻尖和面頰處出現淺表樹枝狀毛細血管擴張,出現局部持久性發紅,常伴有鼻部毛囊孔擴大和皮脂溢出。
2.丘疹期
在紅斑與毛細血管擴張基礎上,反復出現痤瘡樣毛囊樣丘疹,膿皰。損害較深較大時形成癤腫,囊腫,深在的炎癥性結節。鼻部、面頰部毛囊口擴大,可在數年內此起彼伏,時輕時重。中年女性患者皮疹常在經前加重。
3.肥大期
又稱鼻贅期。僅見于少數患者,多發生40歲以上男性由于長期充血,反復感染,鼻部結締組織增生,皮脂腺異常增大,鼻端肥大,呈暗紅色或紫紅色。鼻部有增大結節,表而凹凸不平,形成贅瘤狀稱為鼻贅。
除皮膚表現外,眼往往受累。臨床表現為眼瞼炎,結膜炎,偶可引起角膜炎和鞏膜炎,患者可出現眼部干燥,異物感,流淚,畏光,視力模糊等,眼部受累癥狀與酒渣鼻癥狀嚴重程度無平行關系。
除上述癥狀外尚有一些特殊類型酒渣鼻,如類固醇性酒渣鼻,是由于局部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導致皮膚變薄,毛細血管擴張加重,表面鑲嵌囊樣、圓形、位置較深的丘疹或膿皰、硬結,皮膚呈黑紅色,自覺不適和疼痛。肉芽腫性酒渣鼻是一種特殊性酒渣鼻,常發生在面部口周形成蝶狀,玻片壓診呈黃褐色或果醬色樣小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