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人體除了毛發、牙齒和指甲外,任何器官都可以發生結核病。按照發病部位的不同,結核病可以分為肺核病和肺外結核。肺結核是指發生在肺部的結核病,肺外結核是指發生在肺部以外部位的結核病。在肺外結核中,最為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核,中醫稱為瘰病,民間俗稱“栗子頸”。
警惕頸部淋巴結結核
頸部淋巴結核以年輕女性為多,往往在過多勞累后發病,早期并無明顯癥狀,常常不被注意,開始只表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如花生米大小,中等硬度,不紅不痛,以后逐漸融合塊狀,移動受限,全身感到乏力,低熱和食欲減退,隨著病清發展,可出現持續性高熱,局部淋巴結可迅速增大,頸部活動受限,皮膚發紅、疼痛,最后皮膚破潰,形成潰瘍瘺管(可造成傷口長期不愈,長達幾年),俗稱“老鼠瘡”。淋巴結核如不進行規則治療,病灶發展,不但局部潰瘍擴大,皮膚壞死,疤痕攣縮影響頸部容貌,病灶還可擴展、蔓延。頸部淋巴結核的成人患者中20-30%可合并肺結核,在兒童中合并肺結核的人數可高達80%。因此對淋巴結核決不可掉以輕心。
特別需要提出,一旦發現自己頸淋巴結有腫大,首先要明確淋巴結腫大的性質,一般經穿刺、活檢都能明確診斷。如兒童頸部淋巴結腫大,常常是由于咽喉部感所致。中老年頸部淋巴結大首先要排除轉移性癌可能性。總之,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就必須就醫,明確疾病性質,對癥施治才能得到良好療效。
如果確診為頸淋巴結核,那么治療須按病情發展階段來決定。急性期聯合應用抗結核藥,療法與肺結核相同,療程一般為1-2年。單純腫大淋巴結核經抗結核藥物治療后,將大多都治愈。也可用2%異煙肼溶液局部封閉,應用抗菌素是無效的。如形成膿腫除全身應用抗癆藥物治療外,可穿刺抽膿,如膿腫即將破潰,應及時切開排膿,擴創引流、換藥。
祖國醫學稱本病為癆病,并對其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對頸部結節型病例,采取活血化淤,軟堅散結方法進行治療。對局部紅腫熱痛的毒熱癥膿腫型病例以養陰清熱解毒為主治方法。對久病體虛、氣血不足的破潰型病例,以補養氣血為主治方法。
頸部淋巴結核經過規則治療可以徹底治愈,關鍵要有個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并能堅持全程規律性抗結核化療和正確的局部治療。由于淋巴結核化療療程較長,一些病人不能堅持規則用藥,特別是有些病人淋巴結腫塊經手術摘除后,便以為淋巴結核已經治愈而自行停藥,導致治療失敗,難治和復發病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