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檢查:依據典型皮損形態進行判斷
分子生物學檢查:用PCR方法檢測人乳頭狀病毒(HPV)。
細胞學檢查:一般適用于女性陰道內病變,取陰道宮頸等組織涂片,做巴氏染色,可見到空泡化細胞及角化不良細胞。
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根據皮疹特點、發病部位,結合病史一般診斷不難。必要時可做醋酸白試驗、細胞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協助診斷。
組織病理學活檢:鏡下主要可見有假上皮瘤樣增生,顆粒層和棘細胞上部有明顯空泡變性;有真皮水腫,毛細血管擴張,周圍中等度慢性炎性細胞浸潤。其特征性病理變化是空泡狀細胞。
醋酸白試驗: 即用5%醋酸溶液外搽或濕敷患處,3~5分鐘后,病灶局部變白且境界清楚者為陽性。其機制可能是被HPV感染的上皮細胞角蛋白在上皮內表達增加,易被醋酸凝固而發白。臨床實踐中,少數大型醫院已經將醋酸白試驗作為尖銳濕疣常規必需要做的檢查,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診斷,另一方面是為了標示臨床感染及亞臨床感染病灶,有一定的定位功能,以盡可能徹底地清除病灶。但在大部分醫院不作為常規使用。
光動力定位診斷:是尖銳濕疣診斷的最前沿進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短波長的激發光,激發蓄積光敏劑的病灶細胞產生紅光,從而與正常組織相區別。操作時先用10~20%的鹽酸氨酮戊酸水溶液濕敷患處,2-4小時后用短波長的光(一般采用400-410nm的波長)照射,病灶部位就會呈紅色。其優點是不但能夠顯示臨床病灶及亞臨床感染,還能夠顯示潛伏感染部位,因而,其意義不僅在于診斷,還有定位指導臨床治療的意義。
鑒別診斷:以下疾病在皮損的狀態上與尖銳濕疣有相似之處,容易造成臨床誤診,需要與尖銳濕疣鑒別。
1,皮脂腺異位癥:發生于陰莖龜頭、陰唇粘膜的針頭大小、孤立、無重疊生長的黃白色小丘疹,無自覺癥狀。
2,扁平濕疣: 為二期梅毒的一種表現,皮損為浸潤、光滑的扁平狀隆起,無蒂,損害內可查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學反應陽性。
3,陰莖珍珠狀丘疹病:青壯年多見,表現為沿冠狀溝排列的珍珠狀、白色或淡紅色的圓錐狀、球形或不規則的半透明丘疹,互不融合,無自覺癥狀。
4,生殖器癌:多見于中年后,呈外向性生長向深部浸潤明顯,可形成潰瘍并發感染,性質堅硬,易出血,有惡臭,組織病理可見細胞間變、無空泡細胞。
5,鮑溫樣丘疹病:本病為原位癌,主要與HPV16感染有關。表現為多發性暗紅色或棕紅色小丘疹,散在分布或群集排列成線狀或環狀,發展緩慢,組織學上類似鮑溫病樣改變。
6,假性濕疣(又稱絨毛狀小陰唇):青年女性小陰唇內側出現群集不融合的魚卵樣小丘疹,部分呈絨毛狀,粘膜色或淡紅色,表面光滑無自覺癥狀,觸之有顆粒感或柔軟感,多有白帶增多等癥狀,與長期陰道分泌物刺激有關。組織病理變化為慢性炎癥表現,缺乏特異性空泡細胞等改變。醋酸白試驗陰性。
以上病變有些是比較嚴重的疾病,比如生殖器癌、鮑溫樣丘疹病,按照臨床的診療常規是需要首先進行排除的;有些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比如扁平濕疣,如果誤診會錯過治療時機而造成嚴重后果;而有些病變屬于良性病變亦不屬于性傳播性疾病,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如假性濕疣等,但是有些個體診所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隱瞞患者真實的病情,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有的患者在個體診所花費數萬甚至十數萬治療所謂的“花柳病”。但是這樣的疾病在正規醫院經過常規治療會獲得很好的預后,費用也不會如此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