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疣是一種由軟疣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良性,自限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在成年男女性活躍人群中外陰部及肛門區皮膚發病增多,在性病門診中常見到將傳染性軟疣誤診為尖銳濕疣。因為傳染性軟疣不能重復地在細胞培養中生長,故本病的發病機制還不清楚,本病多見于小兒和青少年,其傳染途徑有直接接觸傳染,也可通過共用毛巾,衣物等傳染,在成人可通過性接觸傳染。
一、檢查
有關傳染性軟疣病毒實驗室檢測見表。病毒培養,分離病毒基因,可以分清病毒類型。
1、直接檢查病毒顆粒涂片染色,擠出乳酪樣物,瑞特染色軟疣小體(+)。
電鏡觀察:活檢標本軟疣病毒(+)。
組織病理:具有診斷特征性。
2、直接檢測病毒抗原瓊脂凝膠沉淀試驗(AGP)(+)。
補體結合試驗(CF)(+)。
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IF)(+)。
中和試驗(Nt)(+)。
組織病理,病變主要在表皮。表皮高度增生而伸入真皮,其周圍真皮結締組織受壓而形成假包膜,并被分為多個梨狀小葉,真皮乳頭受壓。而成為小葉間的異常狹窄的間隔,基底細胞大致正常,自棘層細胞起逐漸變性。
在早期。感染細胞開始有卵圓形小體形成,以后細胞體積逐漸增大,胞核固縮,最后整個胞質均為嗜酸性包涵體(軟疣小體)所占據。在表皮中部,軟疣小體已超過受累細胞原有的體積,細胞核被擠于一側,固縮成新月形,甚至完全消失。在粒層水平處,軟疣小體自嗜酸性變成嗜堿性,角質層內可有很多嗜堿性軟疣小體。因并非所有棘細胞都有上述變性,故在細胞中間仍可見少數角化不良的細胞。在病變中央,變性細胞可脫落而形成中央腔隙并與各梨狀小葉相通。真皮無變化。
二、鑒別
根據本病的臨床上有蠟樣光澤的圓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臍凹狀,可擠出干酪樣物與組織病理具有特征樣,易于診斷。生殖器部位損害有性活躍年青者,應檢查有地性病。較大皮損應與基底細胞癌,角化棘皮瘤鑒別。
1、汗管瘤好發于女性眼瞼周圍,為針頭至米粒大小的小結節,密集,正常膚色或淡褐色,質堅硬,中心無軟疣小體,不傳染。
2、丘疹性蕁麻疹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初為紡錘狀水腫性紅色斑丘疹,漸為堅硬小皰,頂端突起,無凹陷,無小體排出,劇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