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好發于外生殖器、肛門附近皮膚粘膜濕潤處。初為粟粒大淡紅色贅生物,后漸增大,數目增多,柔軟,可呈乳頭狀,蕈狀、菜花狀突起,大的疣易繼發感染、糜爛、化膿、出血、惡臭味,自覺瘙癢或疼痛。尖銳濕疣常見并發癥是細菌感染和瘡面的出血、糜爛。
1.細菌感染
尖銳濕疣局部治療后繼發細菌感染是尖銳濕疣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繼發細菌感染的臨床表現主要在治療的局部發生,輕者為局部紅腫、少量分泌物、輕微疼痛;重者局部紅腫、化膿、疼痛明顯;嚴重者可發生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以及發熱等全身不適。
(1)細菌感染的原因
并發細菌感染多發生冷凍療法、激光療法、手術切除等治療尖銳濕疣之后,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a.尖銳濕疣損害較大,治療瘡面較大、較深、b.治療后局部清潔衛生不夠;c.患者在治療后不注意休息,局部組織摩擦機會增加,進一步損傷創面;d.治療瘡面處理不正確;e.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低下。
(2)細菌感染的防治
a.在尖銳濕疣治療前要清潔局部皮膚,激光和手術治療前要做好局部消毒、 b.冷凍、激光和手術治療尖銳濕疣后患者要注意局部清潔衛生,保持干燥,可用1:8000--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局部。此外,可常規給予口服抗生素3天,以防細菌感染;c.患者要注意適當休息,減少活動;d患者要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e.細菌感染發生后要加強全身用抗生素治療和局部抗菌藥物治療。
2.瘡面出血、糜爛
在腐蝕藥物療法、冷凍療法和激光療法等去除尖銳濕疣后,創面可發生輕重不等的糜爛和出血。
(1)糜爛表現為無正常表皮,露出濕潤面,基底和邊緣皮膚都為紅色,有多少不等的滲出液。出血可能比較明顯如較大血管損傷,或不十分明顯如少量滲血,包傷口的紗布、內褲及局部有血跡或血痂。
(2)糜爛或出血的原因 糜爛都發生在腐蝕藥物治療后,藥物在去除尖銳濕疣后都會發生輕重程度不等的糜爛,嚴重者可發生潰瘍,這是藥物本身的屬性引起的。但發生糜爛的程度可由人來控制,如有些醫生或病人對所用藥物了解不十分清楚,往往因為性急而用藥量過多、治療范圍過大、用藥次數增加等則可引起明顯的糜爛或潰瘍發生。出血多發生在激光術或刮術等過程中或治療后。
其原因有:a.瘡面過大、過深,術中支付止血不徹底;b.清洗瘡面過程中結痂脫落;c.患者術后活動過多或劇烈活動,瘡面與瘡面、瘡面與正常皮膚摩擦或引起結痂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