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中膠質細胞瘤發病率最高,約占40.49%,綜合發病年齡高峰在30-40歲,或10-20歲。大腦半球發生的膠質瘤約占全部膠質瘤的51.4%,以星形細胞瘤為最多,其次是膠質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腦室系統也是膠質瘤較多的發生部位,占膠質瘤總數的23 .9%,主要為管膜瘤,髓母細胞瘤,星形細胞瘤,小腦膠質瘤占膠質瘤總數的13%,主要為星形細胞瘤。
腦膠質瘤(腦膠質細胞瘤)約占顱內腫瘤的46%,在1996年第三屆(悉尼)國際腫瘤控制大會總結的資料中統計,腦膠質瘤的發病率為3~10/10 萬,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3%,手術加放化療的平均生存期僅為8~11個月至今我國還沒有腦膠質瘤大宗病例的長期追蹤隨訪資料。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順序排位,惡性膠質瘤是34歲以下腫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歲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在全球,每年惡性腦膠質瘤無情地奪去 18~60萬中青年人的寶貴生命。
腦膠質瘤的診療現狀
腦膠質瘤至今仍然延續傳統治療方法
患者由于頭痛、嘔吐和視力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和偏癱、失語神經功能缺失的癥狀出現后,經神經影像學(CT、MRI)確診;
接受外科手術開顱腫瘤切除;
手術后做經顱放療或立體定向放療(γ刀、χ刀等);多數病例同時接收療效很差的經靜脈化療或口服化療藥。
絕大多數患者的平均中位存活期不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