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膠質瘤也稱膠質瘤,根據腫瘤程度不同,一般分四級,級數越高,惡性程度越高,決定腫瘤生長速度的快慢、癥狀出現的早晚和預后效果。分為星形細胞瘤、少支膠質瘤、室管膜瘤、混合性膠質瘤、脈絡叢瘤、來源不肯定的神經上皮組織瘤、神經元及神經元神經膠質混合瘤、松果體實質腫瘤、胚胎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腫瘤。
一、膠質瘤不同部位的癥狀
1、中腦腫瘤
由于腫瘤極易阻塞導水管,故早期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也有首發癥狀為精神和智力改變,這可能與網狀結構受累有關。
2、橋腦腫瘤
占全部腦干腫瘤半數以上,多見于兒童。早期兒童常以復視、易跌跤為首發癥狀;成年人則常以眩暈、共濟失調為首發癥狀。90%以上病人有顱神經麻痹癥狀,約40%病人以外展神經麻痹為首發癥狀,隨著腫瘤發展出現面神經、三叉神經等顱神經損害和肢體的運動感覺障礙。常表現有Millard-Gubler綜合癥——橋腦半側損害,包括面神經交叉癱,若病變位于橋腦下半部偏一側時致病側周圍性面癱伴對側肢體偏癱。
3、延髓腫瘤
首發癥狀常為嘔吐,易被誤診為神經性嘔吐或神經官能癥,特別是成年患者。病人可有不同程度頭昏、頭痛,然后較早出現后組顱神經麻痹的癥狀,如吞咽困難、進食嗆咳、講話鼻音、伸舌不能等。腫瘤累及雙側時則出于真性延。
二、膠質瘤常見癥狀
1、眼球不能上視
因顱壓增高可使患兒出現雙側眼球內斜視,俗稱“對眼”或“斗雞眼”。還有的患兒逐漸出現眼球不能往上看,也預示著腦內松果體區存在腫瘤的可能。
2、復視
即視物呈雙影,這是因顱壓增高導致外展神經不完全麻痹引起。
3、頭顱增大
多發生在嬰幼兒,因此期小兒顱縫未愈合或愈合不緊,顱內壓增高可致顱縫分離而使頭圍增大。這種頭顱增大常不如先天性腦積水明顯。
4、眼歪口斜伴有走路不穩
經常提示可能為腦干膠質瘤。
5、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
嚴重意識障礙(如昏迷或半昏迷等)常為腦疝所致,而顱壓增高嚴重的患兒可表現為淡漠、乏力及嗜睡等,需引起留意。國外資料顯示,兒童腦瘤患者有人格改變者約占半數,有行為異常者約占到50%左右。多數表現為呆滯,對玩耍不感興趣,易疲乏,沉靜寡言或易激怒。
6、頭痛
多數頭痛為顱內壓增高所致,少數病例可因腫瘤直接刺激硬腦膜而出現局限性頭痛。
溫馨提示
膠質瘤可導致患者死亡,對于患者而言,應該對病情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隨時清楚的認識自己身體狀況,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腦膠質瘤治療技術與進展》《神經膠質瘤:基礎與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