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30%的口腔癌與吸煙有關,35%與飲食有關,3%與飲酒有關,只有17%與難以控制的因素有關,例如地理因素(3%)、環境污染{1%)、職業因素(4%)、生殖因素(7%)和醫療因素(1%),另有15%確切原因不明。由此可見,大量的致癌因素可通過宣傳、教育予以控制,例如戒煙、調整飲食結構等。
1.消除或減少致癌因素 除去病因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對口腔頜面部腫瘤的預防應著重于消除外來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時處理殘根、殘冠、錯位牙,以及磨平銳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復體和不良的局部或全口義齒等。注意口腔衛生,不吃過燙和有刺激的食物。在口腔預防保健方面要戒除煙、酒;在戶外暴曬或在與有害工業物質接觸下工作時,加強防護措施;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抑郁,保持樂觀主義精神,對預防口腔腫瘤的發生也有一定的意義。
2.及時處理癌前病損 及時處理癌前病損是預防和阻斷口腔頜面癌瘤的重要環節。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癌前病損有白斑和紅斑。常見的癌前狀態有口腔扁平苔蘚、口腔黏膜下纖維變性、盤狀紅斑狼瘡、上皮過角化、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梅毒、著色性干皮病等。對于上述病變除積極用yao緩解癥狀外,最重要的是應定期隨訪,嚴密觀察。在任何懷疑有惡變的情況下,均應及時活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3.加強防癌宣傳 加強公眾教育,落實預防措施,特別是戒煙,可大大減少口腔鱗癌的發生率。應使群眾了解癌瘤的危害性,提高對癌瘤的警惕性;使群眾能了解一些基本防癌知識,加強自我保健能力。
4.開展防癌普查及易感人群的監測 老年患者有時反應遲鈍,自覺能力減弱,主觀癥狀不明顯,可延誤診斷和治療。因此更需要采取防癌普查,早期發現腫瘤,早期診斷,從而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