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水泡型腳氣,腳會很癢,很痛,有時候還會發出難聞的臭味,水泡破了還會流水,更有甚者,水泡長在腳底,連路都走不了,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水泡型腳氣有哪些癥狀
1、消化道癥狀
嬰兒患者最多見,有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及腹瀉,綠色稀便,易吐,嚴重者甚至嘔吐咖啡樣物質。有時發生嗆咳。還可有腹脹便秘,但腹部柔軟。多數病例有肝腫大。
2、神經系統癥狀
嬰兒期腳氣病的特點是:神經麻痹先從顱神經開始,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突出,表現為神志淡漠,呆視或終日嗜睡,眼瞼下垂,頸肌和四肢非常柔軟,致頭頸后仰,手不能抓握,吮吸無力,不哭,各種腱反射由減弱而至消失。嚴重病例可發生肌肉萎縮和共濟失調,深部感覺和反射都消失。8~10個月的嬰兒患者,易于此期出現顱內壓升高和虛性腦膜炎征象,最終轉入昏迷和抽搐狀態。可因腦水腫和呼吸衰竭死亡。腦脊液除蛋白質稍增高外無其它特殊變化。嬰兒在任何神經麻痹發生之前,大多先出現聲音嘶啞、失音、啼哭無聲等喉返神經麻痹癥狀。重癥者恢復后有的可見癲癇樣發作的腦電圖,提示可能有后遺癥。
年長兒童神經系統損害主要為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感覺神經受損最為觸覺,次為痛覺,最后為發脹或麻木,針刺樣痛和燒灼感。腓腸肌有明顯觸壓痛感。感覺損害多為雙側對稱性,呈襪套樣分布。淺表感覺減退以后,深部感覺方出現障礙。運動神經的麻痹大多發生于感覺障礙之后,并先從下肢開始,向上進行性蔓延,下肢癱瘓先從足趾開始,因腓神經受損害,使足趾難于背屈,病人踉蹌易跌倒。嚴重者足下垂,行走困難。上肢癱瘓先從手指開始,由于伸肌受累比屈肌早而嚴重,可呈腕下垂。隨后肌力減退,肌肉萎縮,蹲踞發生困難。腱反射由減弱以至消失。年長患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與成人相似,表現為腦型(wernicke腦病),患兒有情感、心理精神狀態的異常如神經質、急躁易怒或憂郁消覺,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者還有眩暈及眼球震顫、共濟失調,可能小腦和前庭功能也受損害。
3、心血管系統癥狀
嬰兒患者表現煩躁、氣促、面色蒼白而唇周發紺。因肺充血而有咳嗽,因末梢循環瘀滯而出現皮膚紫色花紋。年齡2~4個月的幼嬰患者易表現為急性心力衰竭,形成“暴發型沖心型腳氣病”。常在哺乳以后或睡覺將醒之標突然發作,尖聲啼哭,繼有冷汗,哭聲轉嘶啞,肢端唇色發紺,呼吸由急促轉為不規則,心音低鈍,肢冷,體溫不升。若不及時救治,可迅速死亡。
腳氣的常見癥狀類型
1、水泡型腳氣的癥狀
皮損多見于趾間、足弓等部位。初為成群或散在針頭大小的水皰,不易破裂,干燥后皰頂表皮脫落,形成環狀鱗屑。
2、糜爛性腳氣的癥狀
又稱浸漬糜爛型腳氣,表現為趾間皮膚浸漬發白,常因劇烈瘙癢抓撓摩擦后而引起表皮擦爛,露出潮紅糜爛面,少量滲液,發出難聞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