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疾病對于我們的健康損害很大,因此我們要注意及時發現并給予治療,避免疾病的惡化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病痛,臨床中關于靜脈炎疾病的診斷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靜脈炎的診斷檢查方法。
靜脈炎的自我診斷
1、患肢活動受限,病變局部以隆起條索狀或粒狀結節狀靜脈為中心的皮肉腫脹、紅熱,觸痛和觸到質地硬韌的條狀、柱狀、結節狀靜脈腫區。
2、急性期過后,腫脹漸消退,局部呈暗紅色色素沉著,條索、粒狀、結節狀靜脈隆起更明顯,質地更硬,如靜脈曲張(靜脈曲張【譯】:是指由于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的靜脈迂曲、擴張。)引起則呈暗褐色團塊狀隆起區,置導管引起者,拔管時可帶出膿汁。
3、有反復靜脈穿刺、靜脈內注射藥物、高滲溶液或下肢靜脈曲張病史。
4、靜脈造影可見患肢深靜脈狹窄或堵塞。
5、白細胞計數可達20x109/L,對診斷有懷疑病人可行病理檢。
靜脈炎的臨床診斷鑒別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有針樣痛、小腿肌肉出現痙攣性疼痛、間歇性跛行、患肢動脈搏動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淺靜脈炎,全身癥狀不顯著。
中期(營養障礙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靜息痛?;贾つw常呈潮紅色、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干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癥。
后期(壞死期):患肢由于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潰瘍或壞死,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關節或小腿者很少見。疼痛劇烈難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頓足,號啕大叫,痛不欲生。壞疽的足趾脫落后,常遺留潰瘍而經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發熱、口干、食欲減退、失眠、便秘、尿黃赤等癥狀。
靜脈炎診斷方法
1、靜脈壓測定
患肢靜脈壓升高,提示側壓處近心端靜脈有阻塞。
2、超聲
二維超聲顯像可直接好轉見到結論大靜脈內的血栓,配合Doppler測算靜脈內血流速度經驗,并觀察得呼吸和壓迫動作的正常領導反應是否存在,此種檢查對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下個月診斷陽性率可達95%;對遠端者服務診斷敏感性僅為50%-70%,但特異性可達95%;
3、放射性核素健康檢查
125I纖蛋白原掃描偶用于本病的兒童診斷,與超聲波檢查相反,本檢查對腓腸肌內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出率可高達90%,而對近端深靜脈血栓診斷已經的特異性較差為人,本檢查的主要缺點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滯后48-72小時才能顯示效果。
4、阻抗容積描記法(IPG)和靜脈血流描記法(PRG)
前者應用皮膚電極,后者采用充氣袖帶測量在生理變化條件下靜脈容積的改變,靜脈阻塞時,隨呼吸和袖帶充、放氣而引起伏的容積波幅度小,這種窮人試驗對近端深靜脈雪山形成水平診斷的陽性率可達90%。對遠端者診斷敏感性多虧明顯降低。
5、深靜脈造影
從足部淺靜脈內注入造影劑,在近心端使用壓脈帶,很容易使造影劑直接開始進入到深靜脈系統,如果出現靜脈充盈缺損,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診斷咨詢。
溫馨提示
靜脈炎患者應注意保護患肢免受損傷,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肢,可能受輕微刺激即能發生經久不愈的潰瘍,因此,應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已出現水泡、潰瘍或壞疽者,應保持局部清潔,采用正確治療方法積極治療。嚴重供血不足的患肢避免用熱水洗浴,以免增加組織代謝,加重組織缺氧,使病情更快發展,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