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的類型和原因都有哪些
男性不育是很多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結果,根據精子的情況可分為絕對不育(無精癥)和相對不育(少精癥),根據發病過程可分為原發不育(雙方婚后從未生育受孕)和繼發性不育(曾有生育和受孕),以睪丸為生殖軸心可分為睪丸前性、睪丸性和睪丸后性。那么就由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下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和類型有哪些。
下丘腦病變:
1. 選擇性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型性腺功能減退癥(Kallman綜合征)
臨床表現性成熟障礙和某些先天畸形,如先天性耳聾、唇裂、腭裂、嗅覺缺失等,青春期發育延遲是最明顯的體征。病因是下丘腦GnRH釋放障礙導致血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進而引起睪丸功能低下,遺傳學研究表明可能涉及到控制GnRH神經元發育和移行的有關基因發生了異常。
2. 選擇性LH缺陷癥(生育型無睪綜合征)
表現為程度不等的男子化、部分無睪綜合征和乳房女性化,發育不良的Leydig細胞產生的睪丸內睪酮,足以支持精子的發生,但較低的外周睪酮水平則導致男子化不足。
3. 選擇性FSH缺陷癥
罕見病。有正常的男性性征,正常的睪丸體積,血LH和睪酮達到正常的基線水平,FSH水平降低,對GnRH的刺激無反應。HCG和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可改善其生精功能。
4.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綜合征
表現為繼發性促性腺功能減退和多發性軀體異常。用HCG刺激后血睪酮水平增高。有家族傾向,基因缺失位于15號染色體,DNA探針有助于診斷。
垂體病變:
1. 垂體功能不全
垂體在經歷手術、缺血、腫瘤、感染、放射損傷或侵潤性病變及肉芽腫性病變后,功能會受到影響。青春期前發生,除了生育障礙,還存在明顯的發育延遲,并伴有腎上腺和甲狀腺的功能缺陷。在性成熟時發生,通常為垂體腫瘤引起,除了血促性腺激素低下外,腫瘤壓迫癥狀包括頭痛、視野異常等,男科有性欲減退、勃起功能障礙和不育,睪丸小而軟。實驗室檢查血睪酮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
2.高催乳素血癥
血清催乳素過高可引起生殖和性功能的障礙。分泌催乳素的垂體腫瘤,無論是微腺瘤還是大腺瘤均可導致性欲的喪失、ED、溢乳、男子乳腺增生和生精障礙。女性患此病時多為微腺瘤,而男子則多位大腺瘤(大于10mm)。表現為視野異常和頭痛。根據垂體前葉、甲狀腺和腎上腺功能的實驗室檢查,頭部的CT和MRI可作出診斷。
3. 血紅蛋白沉積癥
這類患者80%有睪丸功能障礙。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鐵沉積在肝臟、睪丸或垂體的結果。
外源性或內源性激素水平異常
1. 雄激素過多
雄激素過多來源可為外源性如運動員違章使用類固醇類藥物,也可以是內源性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能分泌雄激素的腎上腺皮質腫瘤或睪丸腫瘤。對于青春期前的患者,將影響睪丸的發育,對于青春期后,過量的雄激素所致的性腺功能低下,將發生曲細精管和管周的不可逆性的硬化。
2. 雌激素過多
睪丸腫瘤如Sertoli細胞瘤或睪丸間質細胞瘤以及腎上腺皮質腫瘤可產生雌激素,肝功能障礙也可導致外周的雌激素的堆積,外周的脂肪組織還可將雄激素轉變為雌激素。外周雌激素過多將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造成繼發性睪丸功能的衰竭。表現為ED、女性型乳房和睪丸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