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患者的初期癥狀并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腹脹、乏力、肝區不適、厭食等常見癥狀,除此之外一些病人還會出現發熱、白細胞增多等現象。此時的情況就比較危險了需要及時的接受診斷并治療。酒精肝若不能及時治療還會引起其他的并發癥。
診斷檢查
1.有飲酒史,較重的肝硬化可呈大細胞性貧血。
2.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增高,前者增高不明顯,AST/ALT比值大于2有診斷意義,ALT不靈敏是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輔因子B6下降,肝組織內ALT比AST活性受抑制更顯著。
3.γ-谷氨酰轉肽酶(γ-谷氨酰轉肽酶:【正常值及臨床意義】),分布在肝細胞細胞質和毛細膽管內皮中,酒精損傷肝細胞微粒體時升高較靈敏。
4.氨基酸譜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升高。
5.靛氰綠滯留試驗異常為早期指標。
6.血清內特異性,酒精性透明小體抗原抗體陽性,重癥時抗原抗體均陽性;恢復期抗原陰性,抗體仍短時間陽性,若抗原抗體持續陽性表明病情進展,血清IgA升高,并有低鋅血癥,高鋅尿癥,故肝病時腎鋅清除率,有助病因診斷。
7.間接免疫熒光法可測酒精性肝病血中肝細胞膜抗體陽性,其陽性率為74%。
8.酒精口服法負荷試驗測糖蛋白,前白蛋白,d2HS糖蛋白,觸珠蛋白的變化,酒精性脂肪肝時均減低,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時均增高。
9.酒精肝病再飲酒時,血中前膠原Ⅲ肽(PⅢP)明顯增加。
10.肝臟活組織檢查 可見肝組織內酒精性透明蛋白小體(Mallorys alcoholic hyalin),巨線粒體。
影像學檢查
1.B型超聲檢查
(1)脂肪肝:顯示肝體積增大,實質出現均勻一致的細小回聲,并有細小光點密集,聲束衰減增強的“明亮肝”。
(2)酒精性肝硬化中見脾臟腫大。肝實質回聲增強,尾葉相對增大。脾靜脈及門靜脈直徑明顯超過正常(前者正常1.0cm,后者為1.5cm)。
2.CT檢查
(1)脂肪肝:其特點為全肝、肝葉或局部密度低于脾臟的改變。增強掃描時正常肝區及脾臟明顯強化,與脂肪肝區的低密度對比更明顯。
(2)肝硬化:其特點為肝裂增寬,肝葉各葉比例失調,尾葉相對增大,肝有變形,脾增大,大于5個肋單元。
3.肝活組織檢查 可確定有無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可通過組織學檢查與其他病毒性肝炎鑒別。
(1)脂肪肝:肝病變的主體約1/3以上肝小葉(全部肝細胞1/3以上)脂肪化可確診。
(2)酒精性肝炎:其組織特點有酒精性透明小體(Mallory小體);伴有嗜中性白細胞浸潤的細胞壞死;肝細胞的氣球樣變。
(3)酒精性肝硬化:典型的肝硬化呈小結節性。結節內不含有匯管區和中央靜脈,結節的大小相似,并被纖維隔所包圍,結節直徑常小于3mm,一般不超過1cm。隨著病理的演變可形成大結節或壞死后性肝硬化。
溫馨提示:酒精肝患者的日常保健非常重要。酒精對肝細胞有較強的毒性,95%的酒精直接影響蛋白、脂肪的代謝功能,患者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克服和消除惱怒,憂郁、疑慮、悲傷、恐懼等不良情緒,同時要注意多休息、適量的運動。
【參考文獻:《酒精性肝病》《酒精性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