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精神病的最主要方法是藥物、飲食、心理治療,精神病人治療后應該注意什么呢?這或許是患者及患者家屬在治療之后最關心的事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精神病人在治療之后應注意哪些問題。
精神病人治療后的注意事項
1、堅持藥物治療
堅持服藥,鞏固治療,是預防精神病復發的關鍵,不能隨便停藥或減藥,特別是季節交換時(開春時最易復發)。
2、在病人出院時
醫務人員要對病人及其家屬或病人單位負責人員做疾病、藥物等知識宣教,讓他們了解疾病的性質和維持治療的重要性,認識精神病復發的早期癥狀,了解預防復發的一些具體措施。有的病人和家屬認為長期服用西藥,會使病人變傻,而出現表情呆板,行為遲緩、流涎等反應,所以病情稍有好轉就為病人停藥,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這些反應只不過是暫時出現的副作用,隨著病情好轉與抗精神病藥物的逐漸減量,這些反應也會隨之消失,如果隨便停藥,易導致復發。
3、定期復查
病人出院后,家屬應定期帶病人來醫院復查,以使醫生及時掌握病人的服藥情況,病情恢復程度及心理狀態,適時調整用藥與劑量,指導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時發現病情波動的早期征兆,采取相應措施,以免因復發而再次住院治療。
4、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病人出院后家人要讓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做飯、洗衣、買菜等),不要讓他(她)還處在病人角色中,總想什么事都有人幫,家人也不要認為他(她)生了病就該什么事都可以不做,要讓他們擔當必要的社會責任,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
5、勞逸結合
出院后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過勞累,晚上不可睡得太晚。
6、飲食上注意
不要吃太辛辣,禁酒,禁茶(可影響有些藥物的藥效)、少抽煙(最好不抽)。
7、保持平和心態:注意天氣變化
減少感冒機會(感冒時病人很容易復發)。
溫馨提示:精神病的治療也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治療對于精神病的作用已越來越顯示其效力,通過心理療法可以徹底治療大部分精神病。所以患者不要有過重的心理壓力,以免給治療帶來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