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蓋部受暴力直接沖擊即可發生顱底骨折。因發生的形態不同,可分為線形骨折、凹陷骨折和粉碎骨折。顱底骨折應著重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加強護理,避免危險因素。
一、生活中如何預防顱底骨折
1.經常曬太陽
老年人不要老是貓在家里,要經常到戶外進行適度的鍛煉,多曬太陽是一種很好的補鈣方法,溫暖的陽光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質的吸收,緩解鈣流失,增強骨強度,降低骨折發生機率。
2.經常進行運動
很多人認為人老了應該減少運動,經常窩在家或是臥床休息。人體就像機器一樣,經常不運動也會“生銹”,出現肌肉酸軟無力、渾身疼痛等癥狀,這些癥狀很可能是缺鈣的表現。因此老年人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適量運動,如慢走、打太極拳等;若不能下床,也應該在床上進行運動,如進行 關節的屈伸運動、肌肉繃緊放松運動。通過運動可改善機體血液循環,促進胃腸道吸收功能,緩解鈣流失,增強骨強度,預防骨折發生。
3.預防摔倒
行走時要注意地面環境安全,浴室要安裝扶手;外出時可使用手杖,遇雨雪天氣時不要外出,減少跌倒的風險。
二、日常鍛煉如何預防顱底骨折
1.選擇場地與改善裝備
通過選擇運動場地及改善裝備,以吸收震蕩而減少應力損傷。如選用草地,應用軟墊鞋,應用減震鞋。場地選擇應避免甲板、水泥路面等硬質地,最好以平整的泥土或砂石場地。
2.科學安排訓練
控制訓練強度,以利于應力性骨破壞和骨修復的平衡。對新兵和青少年運動員,應強調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量。
3.提高訓練技巧及應力分布
通過在訓練中不斷改變骨的應力集中區而達到預防應力骨折的目的。在中長跑運動訓練中可有意識選擇不同坡度的場地,使脛骨承重時的應力集中區不斷變化,以減少骨局部的破壞性改變。
4.訓練前的準備
做好訓練前的準備活動和訓練后的放松運動,避免在心理緊張和生理疲勞狀態下運動和訓練。此外應重視運動與訓練的醫務監督,經常詢問受訓人員的自我感覺,定期檢查應力骨折的好發部位,以達到盡早發現早期損傷,及時預防應力骨折的發生。
溫馨提示:平時應該吃一些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的食物,比如蔬菜、豆制品、魚湯、蛋類等。另外煙酒均可影響鈣質吸收,應少抽煙少喝酒,多食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鈣食物,平衡飲食,延緩骨鈣質流失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