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膠質瘤是發生于神經外胚層的腫瘤。而很多讀者都誤以為腫瘤就意味著死亡,而事實上并非如此,但是對于腦膠質瘤,仍不可小視,如果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一般是可以治好的,而及時發現它的關鍵就是通過有效的診斷方法來診斷鑒別了,而科學診斷腦膠質瘤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為您進行詳細介紹:
腦電圖檢查:
神經膠質瘤的腦電圖改變一方面是局限于腫瘤部位腦電波的改變。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廣泛分布的頻率和波幅的改變。這些受腫瘤大小、浸潤性、腦水腫程度和顱內壓增高等的影響,淺在的腫瘤易出現局限異常,而深部腫瘤則較少局限改變。在較良性的星形細胞瘤、少枝膠質細胞瘤等主要表現為局限性δ波,有的可見棘波或尖波等癲癇波形。大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可表現為廣泛的δ波,有時只能定側。
放射性同位素掃描:
生長較快血運豐富的腫瘤,其血腦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顯示同位素濃集影像,中間可有由于壞死、囊腫形成的低密度區,需根據其形狀、多發性等與轉移瘤相鑒別。星形細胞瘤等較良性的神經膠質瘤則濃度較低,常略高于周圍腦組織,影像欠清晰,有的可為陰性發現。
放射學檢查:
包括頭顱平片,腦室造影、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等。頭顱平片可顯示顱內壓增高征,腫瘤鈣化及松果體鈣化移位等。腦室造影可顯示腦血管移位及腫瘤血管情況等。這些異常改變,在不同部位不同類型的腫瘤有所不同,可幫助定位,有時甚至可定性。特別是CT掃描的診斷價值最大,靜脈注射對比劑強化掃描,定位準確率幾乎是100%,定性診斷正確率可達90%以上。它可顯示腫瘤的部位、范圍、形狀、腦組織反應情況及腦室受壓移位情況等。但仍需結合臨床綜合考慮,以便明確診斷。
核磁共振:
對腦瘤的診斷較CT更為準確,影像更為清楚,可發現CT所不能顯示的微小腫瘤。
上述內容就是關于診斷腦膠質瘤的方法的簡單介紹,請讀者對腦膠質瘤及時預防,積極警惕。溫馨提示:如果真的確診為腦膠質瘤,請患者盡早治療,越晚治療危害就會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