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的病因復雜,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后者又分為出生前,圍生期及出生后病因等,許多患兒找不到明確的病因,造成嚴重的后果。那么,腦癱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
早產
早產兒體重極低,腦組織發育不成熟,易受到各種因素導致腦進一步損傷。同時,引起早產的高危因素如宮內感染、妊娠后期的外傷等,也是導致腦癱的危險因素。有數據顯示:腦癱發生率隨孕周降低而上升,出生體重愈低發生率愈高,早產兒(孕周在37周以內)占全部活產兒6.56%,卻占全部腦癱病例的 35.0%;其中妊娠23~27周約占早產兒腦癱的34.0%,27~29周約占37.0%,29~31周占26.0%,31~36周約占3.9%。
遺傳
腦性癱瘓在活產嬰兒的發病率為0.15%~0.25%,是導致兒童時期重度軀體殘疾的主要原因。最近瑞典的一項對腦癱患兒的病例資料分析發現,遺傳因素可占到腦癱病因的40%。相關研究也表明,生過腦癱患兒的婦女,隨后所生的子女腦癱再發風險增加,提示有與之相聯系的遺傳學基礎,但這也不能排除家庭環境因素或其他生物因素的作用。單卵雙生子腦癱高于雙卵雙生子的現象也提示腦癱有遺傳學基礎,不過單卵雙生子一個胎盤本身預示腦損傷可能性增加。
宮內感染
近年來的研究認為,除圍生期缺氧缺血外,孕母圍生期宮內感染也是導致腦癱的重要因素。包括孕期宮內感染,如羊膜腔感染、胎盤炎癥和絨毛膜羊膜炎等。
胎盤功能不足
胎盤在妊娠期間維持胎盤與胎兒之間的血氧及營養物質的供給和代謝產物的排出有著致關重要的作用,胎盤損傷的嚴重程度和胎兒大腦的損傷程度以及宮內生長限制成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