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然而引發腦癱的病因有哪些呢?專家指出,致病的原因包括胎盤異常、胎位不正、宮內窘迫、早產、多胎、出生時窒息,以及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核黃疸、感染、外傷、腦出血、腦部畸形等。
1)缺氧窒息:包括 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缺氧窒息、分娩時新生兒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綜合癥、周身循環衰竭、紅細胞增多癥。
2)腦部受傷: 如分娩過程中嬰兒腦部受傷, 新生兒顱腦受傷或腦部感染、腦血管意外。
3)早產和胎兒發育不良:胎兒宮內感染,宮內生長緩慢 ,先天畸形。新生兒體重少于2500克,腦癱可能性大大增加(腦癱兒童中約有40%的體重低于2500克)
4)某些遺傳病和新生兒核黃疸。
5)孕婦的原因:包括孕婦腹部外傷, 孕婦先兆流產、產前出血,妊娠毒血癥以及胎盤原因(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盤壞死或胎盤功能不良),還有孕婦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壓、肝炎、糖尿病、吸毒、藥物過量等)。
6)分娩因素(產時因素)。產程長、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機 能不良、羊水異常、臍帶異常、臍帶繞頸、宮內窘迫、妊高征、糖尿病、雙 胎、多胎、剖腹產、臀位、高位中位產鉗助產術分娩造成顱腦損傷、難產發生腦組織出血、重癥窒息繼發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7) 新生兒因素:腦癱病因還包括新生兒因素,極低體重兒、早產兒、過期產兒、新生兒窒息、新 生兒驚厥、重癥黃疸、呼吸暫停、青紫發作、畸形、產傷、顱內感染、低血 糖、中樞神經損傷等。
腦癱的病因包括新生兒窒息和早產兒兩個方面,具體這兩個癥狀的表現是什么?
新生兒 窒息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血液循環氣體交換發生障礙,使新生兒血氧供給不足,造成各個內臟的損害,特別是腦的損傷。由于缺氧程度不同,造成腦損傷的程度有輕有重,嚴重者死亡,經搶救成活的新生兒中,由于腦缺氧、缺血,不同程度地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少數還可出現癲癇或腦癱。據研究統計,有4%~7%窒息兒發展為智力低下,其余的智力平均水平低于正常兒。 -
早產兒是指妊娠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兒,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母親有各種疾病。早產的小兒愈早出生,即胎齡愈小,發育愈不成熟,新生兒期發生疾病愈多,最常見有呼吸窘迫綜合征、窒息、感染、營養不足等等,這些可引起大腦缺氧,使大腦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據我們統計,存活的早產兒中有7.8%智力低于正常,其余的平均智力水平也明顯低于正常兒。早產兒還常發生腦癱等其他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