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變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是比較棘手的事情,我們都希望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這樣對于我們快速康復很有必要。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脊髓病變的治療方法介紹。
治療原則
1、物理治療
主要是改善全身各個關節活動和殘存肌力增強訓練,以及平衡協調動作和體位交換及轉移動作,例如:臥位到坐位、翻身、從床到輪椅、從輪椅到廁所馬桶等移動動作,以及理療:利用水療、光療、生物反饋等有針對性促進康復。
2、心理治療
脊髓病變患者肢體突然喪失功能伴大小便失禁,其心理創傷遠遠大于機體創傷,由于難于接受這一事實,因而痛苦失望,甚至悲觀厭世。護理人員應及早發現患者情緒變化,主動與其交談。抑郁者往往不配合或緘默不語,焦慮者則緊張、激動。此時以穩定患者情緒為基礎,在護理過程中關心及注意脊髓病變患者每一個動作,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安慰、體貼,使患者減輕痛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早期的功能干預康復應在患者入院后盡早介入,以預防并發癥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的發生非常重要,讓患者進行一些主動活動以防止廢用性萎縮,同時給患者一種參與訓練的感覺,而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治療,應早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積極配合康復訓練。
4、具有不同程度軀干和上肢障礙的四肢癱患者,訓練日常生活活動尤為重要,自理活動如吃飯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進行移動,并逐漸過渡到從床上移動到輪椅上,大多數截癱病人可獨立完成。
5、飲食治療
以高纖維、低脂肪、低油、低膽固醇飲食為主。飲食攝取上應避免高熱量食物如:油炸、肥肉、甜點、冰淇淋或汽水飲料等。煮食烹調時應避免使用豬油,另外應減少蛋黃、內臟類、過量的海鮮等高膽固醇之食物,而應增加的是高纖維類食物如:蔬菜、谷類、水果與足夠水分。攝取足量蛋白質,以達到能同時控制體重及維持長期復健治療所需之能量消耗。
脊髓病變的治療方法
1、心理治療
包括心理疏導、生物反饋治療等。
2、作業治療
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娛樂和工作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