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總稱。常見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該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患者除了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做好預防護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下面就介紹一下精神障礙的預防護理方法有哪些。
精神障礙的預防護理方法如下
1、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指導
日常護理必須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出院時一定要按出院時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地幫助病人服藥,再定期門診復查。另外,精神科藥物治療技術性很強,每加減一片藥物都是依據病人情變化而決定的。家屬決不能認為患者目前病情已好或擔心服藥后有副作用而自行停藥。
2、掌握一些常用藥物的常識
要了解常用抗精神藥物的一般常識,抗精神病藥物大致分為典型搞精神病藥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包括利培酮、奎的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相對來說副作用小,服藥物的耐受性和依性好,對陰性癥狀有效,并且能改認知功能,但價格比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貴。
3、及時觀察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
注意觀察藥物的治療效作用,不同的藥物對不同的精神癥狀有著相對的選擇性,不同的藥物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療效也有很大的差異。隨時觀察藥物的副作用,抗精 神病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氧丙嗪、奮乃靜等藥物常可引起手腳震顫、動作為靈活反應(錐體外系反應)。這種情況為必停藥,只需向醫生報告,醫生檢查后合并使用藥物就可以解除這種情況。
4、 監督患者用藥
家屬要為病人保管好藥物,防止病人受精神癥狀支配而一次吞服大量藥物而發生意外。每次服藥時,家屬都要督促,檢查病人的服藥情況,保證病人服藥到肚。
溫馨提示
采用正確科學的護理方法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還可以讓疾病得到更好的治愈,護理方法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可以讓精神障礙得到更好的治愈。目前治療精神障礙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選擇時還需根據自身的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