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氏病是一種以自身甲狀腺組織為抗原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日本九州大學Hashimoto首先在德國醫學雜志上報道了4例而命名為Hashimoto(甲狀腺炎,為臨床中最常見的甲狀腺炎癥。近年來發病率迅速增加,有報道認為已與甲亢的發病率相近。本病是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腫大及獲得性功能減退癥。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橋本氏病的鑒別診斷方法。
1、結節性甲狀腺腫
少數CLT患者可出現甲狀腺結節樣變,甚至多個結節產生。但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甲狀腺自身抗體滴度減低或正常,甲狀腺功能通常正常,臨床少見甲減。
2、青春期甲狀腺腫
在青春期,出現持續甲狀腺腫大,是甲狀腺對甲狀腺激素需要量暫時增高的代償性增生,甲狀腺功能一般正常,甲狀腺自身抗體滴度多數正常。
3、Graves病 腫大的甲狀腺
質地通常較軟,抗甲狀腺抗體滴度較低,但也有滴度高者,二者較難區別,特別是當CLT合并甲亢時,甲狀腺功能也可增高。必要時可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4、甲狀腺惡性腫瘤
CLT可合并甲狀腺惡性腫瘤,如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淋巴瘤。CLT出現結節樣變時,如結節孤立、質地較硬時,難與甲狀腺癌鑒別;一些雙葉甲狀腺癌的病例,可出現雙側甲狀腺腫大、質硬,或合并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也難以與CLT鑒別。應檢測抗甲狀腺抗體,甲狀腺癌病例的抗體滴度一般正常,甲狀腺功能也正常。如臨床難以診斷,可給予甲狀腺激素試驗性治療,如服藥后腺體明顯縮小或變軟,可考慮CLT;如仍無明顯改變,應作FNAC或手術切除活檢以明確診斷。
5、慢性侵襲性纖維性甲狀腺炎
1896年,Riedel首先報道2例,故稱Riedel甲狀腺炎,因病變的甲狀腺質地堅硬如木,又稱為木樣甲狀腺炎。病變常超出甲狀腺范圍,侵襲周圍組織,如肌肉、血管、神經甚至氣管,產生鄰近器官的壓迫癥狀,如吞咽困難,呼吸困難、聲嘶等。甲狀腺輪廓可正常,質硬如石,不痛,與皮膚粘連,不隨吞咽活動,周圍淋巴結不大。甲狀腺功能通常正常,甲狀腺組織完全被纖維組織取代后可出現甲減,并伴有其他部位纖維化,如縱隔、腹膜后、淚腺、膽囊等。抗甲狀腺抗體滴度降低或正常。可行細針穿刺活檢,如檢查結果不滿意,可行甲狀腺組織活檢。
綜上所述就是關于橋本氏病的鑒別診斷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橋本氏病的治療,祝大家早日康復。